江阴法院践行群众路线优化便民举措
作者:夏凯 高悦 发布时间:2013-08-14 浏览次数:559
江阴法院强化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和责任意识,健全司法为民机制,完善便民利民举措,以实际行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进一步拓展窗口功能,司法服务更便民。将单一的接待立案职能转换为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救助服务、查询咨询、材料收转、绿色通道、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在立案诉讼场所设置当事人休息区,提供诉讼指导手册、饮水、老花镜等便民服务,有效实现立案服务人性化、亲情化,方便群众诉讼。
进一步优化内部流程,诉讼立案更快捷。因案制宜,进一步简化立案手续,提高立案效率,缩短审查期限,有效减轻群众诉累。针对民商事案件的立案审查,全面施行流程化管理、流水线操作模式,案件从审查、登记、录入、移送等各个流程,均有专人负责办理,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争取当日立案、当日移送业务庭。
进一步强化司法公开,司法工作更透明。积极参与“观摩案件庭审、见证司法公开”主题活动,安排专人向来院参观的社会各界群众介绍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各项职能和工作流程,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针对困难群众提供上门立案的服务,深化便民利民措施。
进一步化解信访案件,民意表达更畅通。针对涉诉信访上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逐案听证制,落实“四定一包”工作模式,包案领导、承办法官与信访来访人员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对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妥善解决,努力实现息诉罢访;对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的合理诉求,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视情采取司法救助、行政救济、社会援助等方式,切实帮助信访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