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法院“三评三议”:真看、真评、真做
作者:赵大为 申雪茹 发布时间:2013-08-13 浏览次数:515
“以前都是在‘两会’上‘听法院’,今天能近距离地看法院,零距离接触法官,对法院有了更直观、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8月8日,省人大代表、市医保中心副主任、九三学社副主任王樱在参加“人大代表视察法院”活动中如是说。
自7月份起,淮安两级法院开展“三观三评”专项联络活动,即邀请代表、委员参观评议法院工作、观摩评议庭审、参观评议法庭建设,活动给代表委员们留下的最大感受就是“真看、真评、真做”。
真 看
8月8日下午,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代表们“看”法院的步伐。10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应邀到淮安中院调研。
在诉讼服务中心,代表们目睹了一名当事人“一站式”办理立案的过程,又听到中院时恒支副院长“为了应对高温天气,诉讼服务中心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准备了避暑药品”的介绍,纷纷感慨:“法院想得真周到!”
在监察监控中心,大大小小的屏幕上显示出全市法院的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发生的场景,操作员随机调取了一起正在庭审现场的视频画面,当事人发表辩论意见的声音清晰可闻,更让代表们称赞不已:“法院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力度很大!”
与此同时,各基层法院“人大代表看法院”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三观三评”活动将确保每一位在淮县级以上人大代表任期内至少到法院一次,仅仅8月5至9日,全市法院就有150多名人大代表前往淮安各级法院“看一看”。
真 评
8月8日的淮安中院人大代表座谈会上,没有瓜果,没有鲜花,代表们一杯清水润喉,畅谈对法院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建议。
代表们普遍对法院工作表示肯定。
全国人大代表周素明用三个“一流”进行评价:“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干净队伍、一流的工作业绩。”
市人大代表用两个“不”给予称赞:“取得如此多的荣誉,不简单,不容易!”
代表们还发表了真诚的意见建议。
省人大代表马桂华建议法院加大送法进社区工作力度,“对一些典型案例到社区公开开庭,以案说法,增强民众法律意识。”
“法官要注意在庭审中导人向善,引导当事人敬畏法律。法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所以评价为‘良好’而不是‘优秀’。”这是淮安区法院一张人大代表庭审评议表上的评语。
淮安中院院长钱斌对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只有对法院工作真关心的人,才能提出这么多的好建议!”
真 做
“法院将用实际行动将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钱斌在座谈会上听完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后这样表示。
淮安中院将“三观三评”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放在了落实上,强调要及时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汇报活动方案和进展情况,认真做好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工作,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向相关代表、委员反馈。
座谈会上,不仅有专人负责记录代表们的意见建议,与会的院领导们也都认真记录,将代表们的话作为推动发展的良方。
淮安中院还以最快的速度对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类,每一条意见都明确了相关人员负责,并采取查看台账、登门回访等形式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努力做到三个“百分百”,即落实率百分百、反馈率百分百、满意率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