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法院矛盾纠纷诉外化解机制成效凸显
作者:潘宇 发布时间:2013-08-12 浏览次数:446
面对案件数量“井喷”态势,近两年,洪泽县法院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开展“审务村村行”主题工作,推行“六联”工作方法,构建诉外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成功把大量传统的、简单的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有效缓解了审判压力,收到明显成效,被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肖建国教授誉为“追求善治的洪泽经验”。今年上半年,该院新收各类案件3150件,较去年同期3889件下降19%,案件增长自2007年以来首现拐点。
注重能动司法,强化源头治理。开展“审务村村行”活动,通过法官挂钩村(居)、定期驻村巡回办案、随时接受群众求助、咨询等审务进村入户方式能动开展工作,要求挂钩法官每周联系村组干部不少于一次,每月驻站工作不少于一天,每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少于一次,扎实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参与度,深入推进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治、平安法治联创、社会管理联管的“六联”工作方法,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联动化解的实践机制,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诉外。
注重法律释明,着力息诉指导。在做好对当事人诉讼指导的同时,利用舆论的导向作用,广泛宣传调解、协商等非诉化解矛盾纠纷方式,注意释明诉讼成本、败诉风险、执行风险,结合真实事例深入介绍法院诉前调解、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使公众了解非诉解决方式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有着比诉讼程序更迅速、经济、简便的优势,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并逐步促进大家在理念上达成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共识,引导当事人选择最优方式维护权益。
注重诉前调解,强调调解优先。构建“一村一员、覆盖全县”的司法协理员工作网络。从全县12个乡镇聘任了126名以村干部为主体的司法协理员,发挥他们在群众中威望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协助法院开展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及普法宣传等工作,切实解决当事人查找难、财产知晓难、矛盾纠纷调解难等实际困难,为矛盾纠纷诉前化解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聘请2名资深人民调解员长期驻院专职诉前调解简单民间纠纷,化解矛盾争议。上半年,我院诉前调解案件765件,委托调解38件,超过全部案件的25%,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