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独辟蹊径,对罪错青少年给予全面的帮助和保护。3年前该院与区检察院一起在常州某爱心企业内联合设立了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使得近年来天宁区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不仅逐年下降,而且取得了3年来青少年犯罪重新犯罪率为零的良好效果,。

 

在这里,他们认清了自我

 

在办案中,该院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严查细审,在把好法定情节关的同时,法官始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之以法的办案原则,帮助失足青少年在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实习期间认清自己的所作所为,树立法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近日该院办理的钟某、郭某、李某等五人盗窃一案,其中有两个人是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该院经过考查,通过和孩子家长、学校教师和亲友深入进行交谈,了解到他们表现一直较好,只是由于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参与了此次盗窃。该院及时组织法官对参与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了现场帮教,并落实监管帮教措施。两人在少年庭法官的教导之下,知道了自己的行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真心悔过。随后根据两人的平时表现,结合案件实际,均予以了从轻处罚,并宣告缓行。在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内,法官、基地的工作人员还专门聘请了优秀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深人士,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辅导,让他们全方位、多层面的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陷,提高自己多方面素质,为未来打下基础。

 

在这里,他们把握住方向

 

一起涉少纠纷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的一生,因此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寓教于审,通过教育、感化和引导工作,为青少年的人生航程指明方向。这是天宁法院法官在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工作中坚守的信条。在处理青少年案件中,法官总是妥善做好判后帮教工作,使罪错青年在被免刑或缓刑后有较好的去处,而不是流于社会,在社会的发展中埋下隐患。此外,法院还通过定期回访、集中学习、结对帮教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使得青少年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今年初,两个常州某职校学生,为了去网吧玩一玩,而抢了一女子的手提包,由于抢劫金额不大,并未对受害人造成人身伤害,两人悔过态度也很好,法院判处其免刑。但学校已将其开除学籍,父母得知此消息,万分痛心,向法院寻求帮助。院领导和承办法官积极与校方联系,经过多次沟通与协调,一起签订了复学安置帮教协议,两人可以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协议明确了法院、学校及家长各自帮教职责,以促进各方严格履行帮教义务,真正实现帮教效果。

 

在这里,他们重塑着人生

 

外来务工人员陈某,初中文化,原本在常州一家汽修公司工作,由于在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对老板怀恨在心,一时冲动,偷了老板的电动自行车并将其卖掉,后被抓获。由于陈某犯罪情节轻微,并且在审判中悔罪态度良好,被送入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在基地实习期间,法院对陈某进行了全面的教育,陈某不仅学到了相关法律知识,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基地听从领导安排并积极主动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对罪错青少年的教育改造质量。事实也是如此,法院工作人员在后来的回访中,多次听到公司领导对陈某的肯定。后陈某因表现良好得到认可,与公司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现在,陈某已在该公司工作了1年多,月薪平均3000多元。采访中,小陈真诚地说:当年的一时冲动真的让我很后悔,多亏了法院对我的教育和帮助,要不然我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了……”

  

笔者了解到,天宁法院的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以来,已经给了127名罪错青少年新的希望和未来,有效地教育了罪错青少年,更为他们的明天托起一轮火红的太阳,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更给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