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前黄法庭“四双”模式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作者: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3-08-07 浏览次数:498
近年来,武进法院前黄法庭党支部多措并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有效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009年以来,该庭连续多次被区以上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2012年被市中院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荣立集体三等功,其特色党建工作被《人民法院报》新闻综合版头条刊登报道。
支部建设与文化建设“双结合”。将支部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中,借助文化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干警接受思想教育的积极性,借助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教育成果的可靠性。采取重温入党誓词、读红色经典、看历史影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组织干警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结合驻地竹海特点加强“竹文化”建设。开展与竹有关的园艺栽培、书画摄影、野外爬山等;以竹为题进行诗歌朗诵、名言鉴赏、主题征文、励志格言征集、座右铭创作等。通过各项具体活动,感悟竹子“群能成景,独能成器;柔能成丝、坚能成梁”的可贵精神,提升干警的思想境界。
优秀党员和审判能手“双培育”。将党务融入业务中,坚持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队伍。干警在身份公示栏、公示牌以及办公室显著位置,亮明党员身份,接受当事人监督,创建党员示范岗。定期安排党员干警到立案窗口,开展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1+2”模式着力培养青年干警,由一名思想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带教一名青年干警,从思想素质、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审执经验等方面全面培养,让青年干警经历内勤、书记员、执行员、调解员等多岗位多角色锻炼,快速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
法庭支部与村企支部“双联动”。与辖区村支部、重点企业支部每年初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搭建支部互动交流平台,联合开展支部学习活动,联合举行先进党员事迹报告会,联合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联合开展文明志愿者、结对助学、为老年人送温暖等帮扶活动,提升支部活动影响力和辐射力。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开展群众工作,制作便民联系卡,设置征求意见箱,邀请群众旁听庭审、交流座谈,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实现人民法庭每天都是“开放日”。
庭长垂范与绩效考核“双引领”。庭领导带头在一线办难案、办大案、清积案,做表率。共产党员、副庭长顾海斌长期工作在一线,带头办理各类疑难复杂、矛盾易激化案件,2012年共办结601件,位居全院前列。运用绩效考核方法,推动党建目标定量化、工作任务具体化、实施过程规范化、年度考核精细化。在支部党员中开展“每周一星”评选活动。今年以来,前黄法庭已收到当事人赠送的5面锦旗、16封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