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院邀请专家辅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作者:朱旻 发布时间:2013-08-06 浏览次数:629
“历史的更替兴亡证明:心中没有人民必被人民抛弃。科学、深刻地反思,历史悲剧才能以历史进步来补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多用反思视角审视群众感情是否真挚,群众观点是否鲜明,群众立场是否坚定,多用'被抛弃'的忧患意识倒逼作风改进,才能达到活动效果的最终要求与标准:取信于民!”8月6日上午,省法院大法庭内,省法院院领导和全体干警专注聆听《求是》杂志编委,红旗出版社副社长黄苇町先生所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辅导。
作为经济学家、党建专家和国内反腐败问题研究专家,著名历史反思长文《苏共亡党十年祭》的作者,黄苇町副社长的专题辅导历史感强,问题剖析深刻。两个小时的专题辅导中,黄苇町先生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贯彻党的八项规定、改进文风学风坚定三个自信、强化宗旨意识四个方面精心授课。他认为教育实践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群众感情、观点、立场问题,教育实践的重点是实践,活动最高标准是“取信于民。”
专题辅导纵横捭阖党史、国史、他国史,对比阐述中共兴党、苏共亡党经验教训,有力论述了:对自己和对人民双重标准,最终必然失去群众信任。脱离人民,无视群众利益,必然失去正确判断的基础。而失去源自群众的信任和正确判断者必然被人民抛弃。
“历史是学习最好的营养剂。相对于读本式学习,这样融入反思视角具有理论深度的党课辅导可以更好地启发理论自觉找准实践定位。”省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清宇表示,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将通过大法官给干警上党课、先进事迹报告会、党员学习交流会等形成理论学习浓郁氛围,推动法院作风建设内化于思想、外化于行动、固化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