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鸣
作者:郭春林 发布时间:2013-08-05 浏览次数:2393
“知了,知了。”姜溱湖衅,夏风习习,蝉声鸣鸣。
小时候,我生活在溱潼古镇,在溱湖岸边常听得蝉鸣。炎炎夏日里,“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房前屋后的小树上“知了”声一片,就连夜晚也蝉鸣不断,小镇沉浸在没有纷扰没有喧哗的安逸和静谧中。
在古镇的东面有一条大河,叫四牙河,是当时里下河地区重要交通水道,它北通兴化,南连姜堰,东接盐城,西依泰州,溱潼就成里下地区重要的商埠。河的两岸有很多树木,刺槐、榆树、垂柳、水杉,风景独特,每逢春夏,八、九岁的我,痴迷的总是树上那抑扬顿挫的蝉鸣。
对蝉的好感乃至敬仰,是从书中了解到的蝉:“四年的地下苦工。三个月阳光的欢乐”。蝉的变化,从卵到若虫再到成虫,完成整个周期需要几年的时间。几年时间,于昆虫而言,是一个极其漫长的等待。卵孵化到若虫后便蛰伏在地下,吸附在树根上吸食树汁为生,二到三年后,甘于寂寞的若虫发育成蝉,其间蝉一般要经过五次蜕皮。虽然蝉的生长期很长,但它蜕化为成虫鸣叫的时间却很短,大约只有十天,三四年的潜心修炼,只为那一季的鸣唱。蝉一直不知疲倦地以轻快的歌声,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蝉脱胎换骨,从地下走到树上,“知了,知了”地回响云天,它知道什么呀?是不是在黑暗中徘徊久了见了阳光开心?是不是预知来日苦短而愁绪满腔?它默默地坚守在树的一隅,守望蓝天,守望阳光,树的高端是它一生的归宿,声声蝉鸣是它对人间凄婉的告白。
蝉无疑是田园歌唱家,城市的拥挤与繁忙,早已没有了蝉鸣,而整日的繁忙和压力,也无暇去顾及这美妙的自然之声,此刻城市边缘地带的蝉鸣是多么深厚的上天的恩赐。
蝉为了鸣而蜕变。蝉鸣,是为新生而歌,为阳光而歌,为美丽的世界而歌,为来之不易而又短暂的幸福而放歌。蝉鸣来自苦痛,传递的却是真诚,是幸福,是成功。蝉的笑语为我心弦的律动伴舞,渐次升华为一种冲动,一种走出家门的决心。从那之后,我就将蝉鸣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底。
听蝉鸣,我触摸一个卑微而崇高生命的灵魂。这灵魂便是每一声蝉鸣上萌动着的洁净韵律,它无私地赐予万物顽强的生命力,在灵魂里酝酿成亘古不变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