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也不懂法,以为都是同学之间的小事,没想到是犯了抢劫罪。因为这事让父母操碎了心,幸好法院给我判了缓刑,还封存了犯罪记录。我现在技校毕业了,正在一家企业实习。以后就自食其力了,绝对不会再犯错误。小张两年前因抢劫罪被判处缓刑,上个月刚满18周岁,面对前来回访的常州市天宁区法院少年庭法官,他很认真地汇报近况,表述心声。

 

730日上午,天宁区法院少年庭法官与天宁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科的检察官一起,又来到新希望实践基地,对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进行回访。

这些还处在缓刑考验期的年轻人有的刚刚成年,有的尚未年满18周岁,看起来与同龄人并无区别,他们向法官和检察官讲述着自己在缓刑期间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特别是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法官和检察官们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并从犯罪的根源、心理、谨慎交友、理智做人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劝诫,鼓励他们告别过去,面向未来,成功完成缓刑考验期的改造。

 

同时,天宁法院和天宁检察院还邀请了两位心理咨询师与小张等人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及时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在与缓刑未成年人交流之后,天宁法院的法官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结合生活实际与案例,讲解了缓刑考验期、缓刑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定和谨慎交友、健康上网等问题。

 

课后,法官和检察官们带领小张等人来到常州市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参观,以此教育他们劳动的辛苦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小林说:相比于车间里的工人,我的工作环境要好的多,工作也没有这么辛苦,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改过自新。

 

天宁法院自20106月在常州市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成立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成立以来,先后接纳了102名学员入驻,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已有83名学习期满,其中53名学员被判处缓刑。天宁法院依托审判职能发挥作用,对判处缓刑未成年人犯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回访教育制度,确保缓刑未成年人犯不脱离监管和教育帮助,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