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钱,就想到办信用卡,反正是花银行的钱,只要银行找不到人,就等于不要还钱了。将近半百年纪的朱海翔没有把这点聪明劲用在事业上,反而用在了跟银行玩“躲猫猫”上,但他不知道法网恢恢,总有落网的一天。

 

2008年开始,朱海翔就陷入了“现金危机”,没有钱的日子很寒酸也很难受,窘迫之际他突然想到了办信用卡,反正是花明天的钱。当时的朱海翔有一份工作,由于跟公司老板是好朋友,作为行政经理的他年收入有8万。为了能顺利办到的信用卡,并且得到大额度的透支额度,他给银行开的收入证明都是16万,同时他还把信用卡申请表上在公司上班的时间加长了。为了让银行不容易找到他,他在信用卡申请表上留的地址就是单位,家庭地址留的是老宅的地址,2003年就拆迁了,由于一代身份证还是这个地址,所以银行人员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就这样,朱海翔顺顺利利的在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7家银行陆续办了9张信用卡,然后开始了幸福的刷卡生活。

 

2009年底,朱海翔失业了,虽然之前他还有能力陆续给自己的诸多信用卡还点钱,现在彻底断了生活来源,他不得不继续自己的“刷卡生活”。20105月以后,他就再没有能力还欠款了,甚至江苏银行的卡一次也没有还过。每张卡基本都被他透支到接近最高额度,由于刷卡刷太多,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欠了多少钱。多家银行曾通过他的手机催讨过,他总是说钱会还的,想办法去还,但事后也没有还钱,干脆置之不理。到了20112月,朱海翔的手机丢了,他也懒的去补办号码,于是朱海翔在银行眼中彻底的消失了。

 

2011年,建设银行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朱海翔的新手机号,告诉朱海翔如果再不及时还欠款就会遭到起诉,但是无知的他依然置之不理,他关掉手机,决定跟银行继续玩“躲猫猫”。没有想到,20115月,建设银行向公安机关报案称朱海翔恶意透支涉嫌犯罪,公安机关通过查询发现他还在其他7家银行办有信用卡,累计透支84964.57元,于是将朱海翔逮捕归案。法院审理后认为朱海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期限透支,数额较大,经发卡银行多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认定为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