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东法院刑事审判庭受理的交通肇事案件中,被告人肇事后逃逸的比例逐年上升,2012年受理交通肇事案件60件,其中肇事后逃逸的7件,比例为11.6%20131-7月份受理交通肇事案件43件,其中肇事后逃逸的已达8件,达18.6%,上升幅度明显。据统计,从肇事逃逸涉及的车型看,呈现出“轿车、摩托车多,载货车辆少”的情况,摩托车和轿车肇事后逃逸现象突出,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中所占比例超过了70%

 

交通肇事逃逸案屡屡发生

 

去年82113时许,葛某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由东向西行驶至如东县岔河镇新坝村七组岔北超市门前路口,与驾驶摩托车由南向北行驶的张某发生交通事故,致张某受伤。见到张某躺在路上口吐白沫,葛某心知自己闯下大祸,由于没有驾驶证,葛某没有报警,而是弃车逃逸。事后,被害人张某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2013118日,如东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葛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有的肇事司机由于醉酒驾驶,担心惩罚加重,遂肇事后逃逸。201252日晚21时,喝了大概5两白酒的於某带上妻子驾车去银行取钱,途中撞伤行人陈某,惊出一身冷汗的於某随即驾车逃逸。后交警赶到现场,对周边地区展开搜索,迫于警方压力,於某下车步行返回现场,向警方投案自首。经检测,被告人於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89mg/100ml,系醉酒驾驶。2013524日,如东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於某有期徒刑一年

 

肇事逃逸令受害方“雪上加霜”

 

对一年多来法院受理的交通事故逃逸案做一个细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总共15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其中造成被害人当场死亡而司机逃逸的有6件,造成被害人受伤而司机逃逸的有9件,而这9件中又有5件受害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肇事司机逃逸,无疑延误了伤者宝贵的救治时机。

 

“不少司机肇事后,不是想着及时地将被害人送到医院。而是害怕承担巨额经济赔偿,当他们发现被害人死亡或者重伤,就选择一溜了之。”如东法院刑庭庭长吴华告诉记者,逃逸者一般是怕坐牢、赔偿或被打,从如东法院受理案件的情况分析,还有大约一半的被告人之所以肇事后逃逸,是因为他们醉酒驾驶、无证驾驶、车辆牌照过期,甚至还有被告人驾驶已被强制报废的轿车上路。这样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他们害怕面对警察,本能的选择就是逃。

 

法官说法:肇事逃逸 违法成本将显著提高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

 

“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如果被认定为逃逸,与发生交通事故后按交通事故程序来处理,违法成本将显著提高。”对此,吴华庭长肯定地说。

 

首先,在民事赔偿责任方面:在没有逃逸的情况下,由交警根据事故各方的过错来认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而在肇事逃逸的情况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的责任。也就是首先推定逃逸方负全责,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才能减轻部分责任。显然,逃逸会加大肇事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而且一旦逃逸,商业险是不予赔偿的。

 

其次,在行政处罚方面: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的规定,逃逸者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三,在刑事责任方面:首先是起刑点不同。一般交通肇事罪的起刑点是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且负主要或全部责任;而肇事后逃逸的,起刑点则为重伤一人以上且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其次,是量刑不同。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一般交通肇事的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综上,逃逸会大大加重肇事者在民事赔偿、行政责任、刑事处罚三个方面的责任,违法的成本很高。

 

吴华庭长补充说:“交通肇事逃逸的,交警部门将全力追查,现在‘天网’系统已经建成,路网追踪技术成熟,即使逃得过一时也逃不过一世,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此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如果遇到交通事故,应立即停车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如果遇到有人员受伤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抢救,并拨打急救电话。千万不要抱着可以逃过一劫的侥幸心理,选择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