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月,崇安法院挂牌成立“老娘舅”调解工作室,聘请人民调解员赵大松为主要工作人员,通过“上门提供法律服务、上门排查调处矛盾、上门梳理热点纠纷、定期送法深入基层”的工作模式,全面畅通司法服务便民渠道。自运行以来,“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在立足自身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职能,全面助力法院审判工作开展。

 

主持调解,做好“分流器”。针对相邻关系、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社区多发纠纷,工作室一方面开通便民服务热线,接到电话求助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开展调解工作;另一方面定期深入各街道社区,针对小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热点问题,认真排查梳理,跟踪调查,适时消解矛盾隐患。三年来,“老娘舅”已调解各类大小纠纷200余起,既减轻了当事人讼累,也缓解了法院审判工作压力。

 

协助送达,化身“助推剂”。对于法院在办案件,“老娘舅”充分发挥来自基层、熟悉基层的优势,充分利用社区民警掌握的人口常住信息、社区干部掌握的普查登记信息,为法院查找案件当事人提供便利,有效实现了法院与公安、社区信息资源共享。2013年上半年,“老娘舅”为法院提供信息并帮助查找涉诉当事人100余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院“送达难”的工作困境,加速了审判进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动回访,充当“减压阀”。对于经法院判决的案件,“老娘舅”主动上门回访涉诉当事人,尤其是败诉一方,围绕当事人心中郁结和困惑,有针对性的开展疏导和解惑工作,赢得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争取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支持,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