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法院助推初任法官司法能力“三兼顾”
作者:陈轶群 发布时间:2013-07-19 浏览次数:433
姑苏法院通过开展青年法官导师制、青年法官论坛、青年法官岗位练兵等活动,对17名初任法官在庭审驾驭、群众工作、法律适用、文书制作等方面优点和不足进行精细化评判,在肯定优势的同时根据初任法官的个体特点制定补强方案,着力实现初任法官司法能力的“三兼顾”。
办案数量较多和案结事了能力强“兼顾”。在半年度业绩排名中,2名预备法官进入全院办案领先法官序列;其中,办案最多的预备法官办案数量高出庭室平均水平50.37%。但审管办数据显示,部分初任法官一审服判息诉率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法院积极组织初任法官进行审判业务学习,并以青年法官论坛、姑苏法院QQ群为载体,搭建思想交流和业务学习平台,为初任法官提供反映问题、寻求支持的途径。
文书制作能力强和群众沟通技巧精“兼顾”。在文书制作方面,初任法官的裁判文书在事实表述上普遍较为明晰、说理较为细致、法条援引更为准确。但初任法官普遍缺乏群众工作经验,且14名新苏州法官在方言听说能力上仍有待加强。对此,法院在社区小法庭、企业等建立法官联系点,通过安排初任法官定期到联系点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增强社情民意与民俗方言的熟知感,增长群众工作经验。
庭审程序意识强和掌控节奏水平高“兼顾”。微格庭审资料显示,初任法官庭审程序普遍较为完整,其中证据当庭认证、争议焦点归纳等环节处理得当,但掌控庭审节奏能力有待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控制力仍显不足。为提升初任法官庭审能力,法院针对公开审理的案件,实行“推门旁听”制,由评审小组在庭审开始前几分钟随机推门进入法庭旁听庭审,并定期召开评审会议针对庭审实际情况给予指导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