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法院丰富服务载体创新司法为民方式
作者:徐颖 发布时间:2013-07-17 浏览次数:536
近年来,广陵法院在积极做好审执工作的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创新司法为民工作思路,强化司法工作的主动性、透明度。
大力加强法庭建设。今年年初,该院李典法庭提出了建设“六无”法庭的工作目标,即无改发、无信访、无积案、无超期、无投诉、无违纪。围绕该目标,法庭干警以便民服务为要旨,深挖自身潜力,强化审限意识和程序意识,截止目前,法庭3名审判员人均办案数达158件。新城法庭积极推进巡回法庭工作,该庭先后到社区、农村巡回审判30余次,参于旁听群众近千人,巡回审判案件调撤率达75%以上。
积极创新司法为民新机制。创办《爱心审判简报》,分设爱心风采、法庭在线、典型案例、诉讼指南、法律快车等多个栏目,通过宣传法院工作,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司法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人民法院的公信力。扎实推进三大“无讼区”建设,把传统的无讼理念与社区等现代社会生活单元结合起来,力争2013年年底前建成5个无讼社区、5个无讼厂区、5个无讼校区。在苏北医院、荷花池社区等11个单位,建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将矛盾化解在一线。
深入落实司法公开工作。认真落实庭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庭审“三同步”,同步率达95.9%,裁判文书上网共487篇。根据省市院的司法公开重点项目工作要求,逐步开展裁判文书附录法律条文工作,强化判后释明法律效果。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对新任的80名人民陪审员开展岗前培训,力促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提高,增加阳光司法透明度。
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审执工作中的司法研判功能,突出调研实效,对在审理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或需要提请注意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上半年共发出司法建议15份,收到被建议单位回复10份。深化少年审判“一审三学三送”机制,不断拓宽回型审判的深度和广度,使教育、感化、挽救贯穿审判全过程。立足于未成年犯罪人保护,及时出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刑罚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