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高新区法院“柔情、和谐、建言”服务企业发展
作者:郝洁 吴兵 发布时间:2013-07-16 浏览次数:487
新成立的泰州医药高新区法院民事审判庭,面对区内企业云集,投资主体复杂、多元的实际,立足审判职能, 在具体司法活动中,采取柔性、和谐、建言三举措,全力营造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司法正能量,大力促进医药高新区的高速发展。
柔性司法,让企业更能接受。泰州医药高新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区内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医药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在经营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此经济纠纷。在诉讼中如何改善法院与企业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区内企业作为被告的,该院民事审判庭法官不是机械的发传票,硬碰硬的传唤当事人到庭,而是主动打一个电话,口头通知企业负责人到庭,一个主动的沟通电话,远比一张生硬的传票来得更亲情。对需要上门调解、调查的,法官们也都着便装上门做工作,使自已的形式形象更让企业接受。即使路途较远的,法官也不把警车直接开到企业,而是把警车停靠在离企业较远的地方。通过细腻的司法形象,来体现司法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和气生财,让企业握手言和。“打官司不是目的,更主要的是解决纠纷。”区内一家企业在调解中对民庭郝庭长如是说。所以在商事诉讼中,如何做好调解工作,促进企业握手言和,达到双羸,是摆在该院民事审判庭法官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审理泰州某投资公司与某信息有限公司承揽合同纠纷一案中,泰州某投资公司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安装费。如简单作出判决,对双方都是损失。合同解除后原告要耗费巨大的众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新招标,被告则需返还安装费并赔偿损失。本着化解矛盾,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多方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对原有合同未涉及部分达成补充协议,妥善解决了双方分歧,实现了双方都愿见到理想结果。
建言献策,让企业查漏补缺。要把为企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就是要结合审判工作,将审判中发现的企业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进向企业提出司法建议,让企业能及进行查漏补缺,完善企业管理。今年以来,民事审判庭结合工作特点,针对一些企业重硬件建设、轻内部管理,重外部扩张、轻内涵积淀的实际,从提高企业管控能力、签约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向企业及区内企业管理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区内企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将该庭的司法建议以QQ群发的形式向高新区所有企业进行了送达,引起了多家企业的关注。医药高新企业对医药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人才有特殊的要求和管理,为此该院民事审判庭及时向区内企业发送了关于进一步重视涉医药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管理和研发人才竞业限制管理工作的司建议,推动相关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学历补贴、事业留人等办法选好人、用好人,建立一支具有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稳定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