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婚,她把感谢留给了法院
作者:薛专 龙汉青 张蓉蓉 发布时间:2013-07-15 浏览次数:2328
“婚离了,但我把感谢留下”……2013年7月10日,如皋市人民法院院长吴存银收到了一封从千里之外的湖北英山寄来的“人民来信”。信中,一位两个多月前在如皋离婚的女孩小菁讲述了她孤身一人到如皋打官司的经过,字里行间,满是她对如皋法院青年法官黄晶晶公正办案的敬佩感激之情。
2005年,在上海打工的如皋人阿莱与湖北女孩小菁相识、相恋,2006年12月二人登记结婚。2011年3月,小菁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小两口喜出望外。可好景不长,烦恼和矛盾接踵而至。原来,双胞胎系早产,体弱多病,出生后经常出入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把这个刚刚建立的家庭淘了个空。经济上的拮据,加上为孩子的操心,双方开始矛盾不断。由于阿莱性格内向,有事喜欢生闷气,双方不能有效沟通化解,二人感情裂痕日渐扩大,加之婆媳关系随之恶化,进一步影响了这对夫妻的感情。
2011年7月,小菁带着女儿回到自己的老家湖北英山县,从此二人天各一方。2012年3月,小菁向如皋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法官调解时,阿莱信誓旦旦地说要“好好表现”、“多关心”小菁,小菁一时心软,在和解协议上签了字。然而,小菁良好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又一次激烈冲突后,小菁再次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双胞胎儿女也继续由夫妻双方各自抚养一个。恶化的婆媳矛盾,使小菁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再回如皋生活;而在湖北当地买房居住,对于已经捉襟见肘的阿莱来说,也是不现实的。感情上的破裂,加上现实生活的困窘使这对夫妻再在一起生活已成为不可能。今年3月,小菁再次向如皋法院递交了离婚诉状。
法庭上,夫妻俩围绕着感情问题、债务问题各自举证,曾经恩爱的小夫妻,走到今天离婚这一步,应该说双方都是有责任的。然而,小菁认为,自己聘请的律师在庭审中完全没有发挥出她想要达到的效果,庭审表现让她很失望,自己有苦说不出;而被告方的律师口若悬河,不仅把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还对自己作出一些无端的“冤枉”,自己好像明显处于诉讼劣势。委屈、气愤、加上急躁,小菁把这些怨气迁怒到承办案件的法官黄晶晶身上,火气冲天地对黄晶晶进行了诸多指责。休庭后,小菁越想越觉得后悔,其实自己心中一直有很重的疑虑,认为当地法官会维护本地人,让她在离婚诉讼中吃亏,而自己又由于一时情绪激动,把法官给“得罪”了,这官司恐怕是输定了。
怀着这种忐忑,小菁坐立不安,让她丝毫没有想到的是,黄晶晶丝毫没有计较她的“冒犯”,反而在休庭后告诉她,庭审中每一个当事人都有陈述自己观点的权利,当然,法官也不会因为谁说得多谁说得少而偏听偏信,还是以事实为根据的。一番话,让小菁心中的疑虑消除了不少。令小菁没有想到的是,黄法官考虑到她是一个外地人,不宜在如皋耽误太多时间,第二天又组织他们双方进行调解。因为这个调解是临时安排的,所以调解时间插空安排在了另一个案件庭审结束之后。感动之余的小菁作出了相应的让步,阿莱也在黄法官的劝说下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当小菁拿到调解书时,已经是下午13点50分。而此时,黄法官一直没有扔下当事人自己去就餐。令小菁更为感激的是,黄法官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对今后小孩的抚养教育问题对双方进行劝导:“虽然婚离了,但是在抚养、教育好小孩面前,你们还有共同的责任。”黄法官真诚的话语、真切的关心,让原本怨气冲天的双方心情平静了许多。
事情虽然过去了两个多月,但黄法官的言行一直在小菁眼前浮现,她情不自禁地拿起笔,给如皋法院的院长写信,感谢如皋法院培养了这么优秀的青年法官,“黄法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进取之心,勤奋忘我的工作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办案理念,坚持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这些都让我由衷地敬佩”,“我特来信衷心致歉、致谢和致敬!”(文中人名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