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婚姻
作者:杨小英 发布时间:2013-07-15 浏览次数:2252
想起那对夫妻,心中总是不甚唏嘘。
不久前,我承办了一桩离婚纠纷案。排期、开庭,一切顺理成章。
开庭当天,原告李某早早地来到了法庭,但开庭时间已经过去了20分钟,被告金某却怎么也不见踪影。此前,金某已在邮寄送达的回执上签字确认,照理可以缺席审理,但我还是想与其进行联系,询问其缺席的原因。但问及金某的联系方式时,原告显得很为难,说金某没有手机,无法联系。
找不到人,又没有其他便捷的联系方式,我只得宣布开庭。
庭开了一半,保安忽然轻轻地推开了审判庭的大门,示意我暂停。保安将身后的一个男子推上前,告诉我这便是今天开庭的被告金某。原来,金某也早已经到了法庭,但是坐在传达室一直默不吭声,保安问他什么也不回答,这才造成了之前的缺席。
被告到了庭,当然不能再缺席审理,于是我重新开始庭审。但我很快发现了问题,金某坐在被告席上,显得极为紧张,不停地用手擦汗。而且,不管问什么问题,金某总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没办法,我只得暂时休庭。
休庭后,我走到金某面前与他交流。我告诉金某,法庭上的问话必须回答,如果确有语言障碍,也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述。
庭审再次开始后,显然顺利了一些,金某虽然不停地擦汗,但总算能开口说话了,只是声音特别小,看上去一直是嗫嚅着的。
李某说,自己与金某经人介绍相识。父母觉得自己老实,不适合找个过于灵活的。自己也觉得金某为人老实,是个可以过日子的,便很快与金某登记结婚。婚后第二年,自己生下了女儿,本以为日子会越过越好,没想到金某老实得过头了,一天到晚总是闷不吭声,有时成天一句话也不讲,自己辛苦了一天回家后也得不到一句安慰,更不用说夫妻之间交流谈心加深感情了。
说到这儿,李某有点哽咽了。她说,金某有点手艺,也常常在外打工,但就是总也没钱拿回家。不仅如此,金某还爱好抽烟喝酒,喝酒后就砸东西,还会动手打人。打人后,金某又多次写下保证书,但经常故态重萌。
李某说,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她一次次选择了忍受。但两年前金某再次酒后打人的举动深深刺痛了她的心,这才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开始了分居生活。
正如李某所言,除为数不多的几能耳闻的低语外,金某只是沉默。如此近乎静默的婚姻,也难为李某能坚持了十多年。
征求双方意见后,我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分头调解做工作,金某最终同意离婚,也同意婚生女随李某生活,并愿意每月给付抚育费500元。
得知金某同意离婚,并答应婚生女随自己生活,李某当即表示,不要求金某支付抚育费。
协议最终敲定后,金某走出了审判庭。他默默地看看李某,又茫然地看看外面的天空。李某的父亲还在一旁叮嘱,让金某照顾好自己。
看着这一幕,我心里忍不住地心酸。金某如此沉默,也许是其性格使然。但李某又何其无辜?在这桩婚姻中,说不上谁对谁错,只能说天意弄人。但愿他们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当事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