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作风细节彰显司法形象。今年来,邗江法院认真贯彻中央八条规定,一着不让从细微处抓作风改进,处处以作风转变体现司法为民的情怀。

 

细节之一:领导从坐堂问案向带头办案转变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年初的民主生活会上陈俊院长掷地有声地说:“改进作风必须领导带头,以身示范。”之后,带头办案、带头调研、带头化解矛盾、带头勤俭节约、带头廉洁自律成为了党组一班人的自觉行动。

 

325日,一起商事案件观摩庭如期开庭。

 

担任审判长是副院长杭春玉。只见他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案件的程序,适时归纳引导原、被告双方举证和辩论的焦点,并及时进行释法,最后征求当事人意见,在庭中进行最后一次调解,通过积极的释法明理,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并达成一致意见。

 

庭下,民商事部门的20多名法官参加了旁听,老法官陈彦说:“今天杭院长这个庭程序清楚,条理清晰,很好把握了庭审节奏,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今后,我们要互相学习,多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促进庭审能力不断提高。”

 

细节之二:管理从抓大放小向精细深入转变

 

“嘀嘀”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正在埋头工作的老田拿起电话,对方说:“我刚才收到一张法院传票,由于字迹不清,不知道和谁联系。”这样电话有时一天要接到好几个,审判员的一丝小失误可能就会给当事人造成大麻烦。针对送达文书填写的问题,邗江法院专门进行整改,并建立统一的送达制度,所需送达的文书必须由办公室统一把关,确定联系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正确的情况下才予以送达,免得给当事造成不必要的烦恼。

 

邗江法院还对涉及当事人诉讼的环节进行梳理,从小到诉讼服务中心的桌椅、笔墨、老花镜、橡皮擦,大到当事人到法院登记、接待、参加庭审活动及回访进行全面细致地规范,让当事人有好心情。

 

同时,法院还加强内部管理,严格上下班制度,进行电子考勤;倡导无纸化办公,实行网络化办公;开展“节电、节水、节纸”节能活动;精简会议、活动,不悬挂会标、不制作宣传板;严格控制办公经费支出,规范公务用车管理,杜绝公车私用和假公济私。

 

细节之三:审判从为位而为向有为有位转变

 

针对当前企业用工难、融资难、法律风险意识弱等问题,联动区经信委、总商会、人社局、律师协会启动共同联动服务小微企业的工作机制,在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小微企业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出台了《关于联合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通过“建立联合服务工作机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信息共享联络机制、联合培训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突发事件联合应对机制”等形式,一方面从源头预防企业纠纷发生,另一方面对因资金问题发生诉讼的企业,通过行政机关、法院替银行、企业合作牵线搭桥等举措为企业解决资金层面的问题,尽可能为 小微企业 争取发展的空间。

 

加强与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共建,送去了帮扶资金 12 万多元,帮助进行村庄规划、整修道路;针对涉金融商事纠纷上升的势头,向区政法委提出了保护金融债权、促进银企合作、打击金融犯罪的10条具体措施。

 

为克服干扰多、执行难度大、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建立统一执行、资产处置联动机制,摒弃“案随人走”的模式,实现从“单兵全程作战”到“分段流水作业”;完善执行威慑机制,与检察院、发改委等单位联合发文,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的意见》,召开“诉讼欺诈”新闻发布会,公开曝光了一批“老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3次,对1位拒不履行判决的被执行人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完善便民诉讼措施,建立“驻村法官”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快捷便利式法律咨询;切实防范廉政风险,坚决执行“十不”要求和“四个一律”,每双月举办 1次廉政党课,层层签订《履职承诺书》,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严肃追究领导的连带责任,鞭策干警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勇争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