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司法建议引发“蝴蝶效应”
作者:杨洁 发布时间:2013-07-08 浏览次数:455
近期,宿迁中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部分乡镇民政部门在发放农村五保、低保金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导致违规发放和村干部贪污、挪用低保金等问题。本该最能体会困难群众生活疾苦的一线乡镇干部为何将黑手伸向群众救命钱?宿迁中院法官在调查基础上,针对犯罪动机、成因、危害等方面向市民政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低保资金存折发放管理的司法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
《建议书》对加强基层低保金管理,防治侵占低保金犯罪提出具体建设性意见,并从加强监管、加强督查和加强警示教育三方面提出可操作措施。《建议书》附后有两起贪污、挪用低保金典型案例。
《建议书》发出后,引起市民政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一场围绕加强扶贫帮困政策落实的专项治理活动就此拉开。
市民政局专门制定下发《关于规范社会救助对象信息公开的通知》,并对全市低保户低保金方法问题进行抽查、回访。市纪委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市委农工办、市民政局、市农委,在全市集中开展扶贫帮困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追究了一批党员干部的责任。宿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发文,就进一步严肃扶贫帮困工作纪律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两办”在《宿迁日报》等主流媒体公布了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户认定和管理流程图,农村低保户认定和管理流程图,农村五保户认定和管理流程图,让群众更能直观、清晰的了解相关工作流程。市级主流媒体在醒目位置公布市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和市委举报电话,24小时接受群众咨询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