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专门跑到咱村里开庭,让我们觉得很亲切……。法官们调解公道,还听听乡亲们的评判,真新鲜!”75日下午,一场独特的庭审在姜堰区娄庄镇朱翟村开庭,村民们议论纷纷。

 

张某和丁氏兄弟俩均是娄庄镇朱翟村人,年龄均在60岁左右,丁氏两兄弟是单身汉。2012521日,丁氏兄弟与张某因口角,发生纠缠,致张某的左手腕被割,血管、神经、肌键均受伤,花去医疗费8400余元。丁氏一兄弟被抠掉两颗牙齿。事后,张某去找丁氏兄弟理赔,丁氏兄弟却说,是张某出口伤人在先,自家兄弟也受了伤。双方争执不休,虽经当地派出所多次调解,但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今年5月,张某将丁氏兄弟诉至姜堰法院。

 

第一次开庭时丁氏兄弟未到庭,张某在法庭上扬言要与丁氏兄弟拼命。考虑到被告人实际身份及社会影响,该院溱潼法庭决定到张某、丁氏兄弟俩所在村庄巡回开庭,并邀请村民参与旁听,倾听他们的评判意见。

 

法庭上,丁氏兄弟俩情绪非常激动,说这事儿他们亏大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张某也据理力争,坚持要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合计11400元。经过一个小时的法庭调查,法官指出张某出口伤人在先,主动挑衅在后,丁氏兄弟以镰刀挥舞应对,明显不当,双方均存在过错。最终,承办法官经过释法析理,旁听村民发表意见参与做工作,丁氏两兄弟同意赔偿张某医药费7500元,张某放弃其他请求。“如果不是法院到咱们村里巡回开庭,旁听群众参与议论和做工作,丁氏兄弟是不会赔钱的。”事后,在场村民王军说。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院深入镇村、企业走访126人次,巡回开庭11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7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1200人次,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社会矛盾12起,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老百姓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