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春光:坚持"五强化五提升"实现法院工作新跨域
作者:龚春光 发布时间:2012-02-14 浏览次数:719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我院将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工作思路,突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高目标定位、高层次追求、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运行”的强劲态势,开新局、谱新篇、促发展、提位次,在服务中心工作中找定位,在完善审判机制中显实效,在回应民生诉求中求突破,用优异的司法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一、强化能动司法,在服务大局成效上实现新提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服务全县“奋力冲刺全面小康,加快挺进全国百强”的发展大局。努力将滨海港人民法庭打造成“沿海第一庭”,以一流的沿海法庭服务滨海港开发建设,建立涉沿海开发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主动指导沿海重点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开展经济活动,助力我县沿海开发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深入调研扩大内需、稳定物价等宏观政策实施中滨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台服务新特产业、新经济组织、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完善依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加大刑事制裁力度,严厉打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医药购销等重点领域的违法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净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建立企业经营风险防控机制,开展服务中小企业“暖春行动”,在案件审理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形成调研报告向党委政府报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化职能延伸,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实现新提升出台便民诉讼新举措,重点深化我院道赔纠纷防范、化解、培训“三个中心”机制建设,积极探索道赔案件专业化审理模式,大力推行快审快执、联动调解、安全培训,不断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协调,调动保险公司配合调解的积极性;建立司法强制搬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每起强拆案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渠道妥善化解涉拆迁矛盾,努力实现强制措施“零适用”;进一步完善“阳光执行大厅”功能配置和快速执行机制,积极构建协助执行网络,扎实开展“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创建活动,巩固放大品牌效应;紧紧抓住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两个关键环节,完善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的共建机制,进一步深入打造“无讼村居”,力争全年“无讼村居”数量达到60个;探索少年审判工作新思路,成立少年审判庭,努力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争创“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三、强化案结事了,在社会矛盾化解上实现新提升充分发挥立案窗口作用,牵头组织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诉前调解乡镇工作站与新成立的全县大调解接待大厅有效对接,着力抓好涉诉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进一步做优做强诉讼服务品牌;继续狠抓“四个必须”和“五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信访办公室获得独立建制的组织优势,扎实开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接访、法官带案下访、庭长巡回接访等制度,坚决防止发生赴省进京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完善并落实被告人财产查扣制度,力争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全部化解,确保刑附民案件调解率继续高位运行;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争议案件综合调处机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支持,调动各方力量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压降行政诉讼案件上诉率。
四、强化内部管理,在审判质效指标上实现新提升深化审判管理工作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审判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拓展局域网应用,完善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质量评估、考核奖惩、监督指导等审判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网上案件流程管理,以信息化促进审判质效提升;改进案件质量评查方式,坚持日常评查、专项评查、交叉评查,开展以审判质效、庭审技能、法律文书等为主要内容的评比活动,努力实现管理能力提升、审判质效提升与审判管理综合效应增强、案件处理社会效果增强的“两升两强”目标;加强院、庭长对案件质量和热点案件的监控,细化法律释明工作流程管理,强化法律释明工作的案件化办理,推动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进一步提高案件质效,压降上诉率、民事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和申诉、申诉再审率及投诉率。
五、强化能力培育,在队伍综合素质上实现新提升整合资源,严管队伍,改进作风,廉洁司法,争取成立机关党委,全面加强党建和队建工作,确保实现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三提升”目标;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法院”、争当“学习型法官”活动,通过院校共建、选送进修、举办讲座、司法交流等方式,开展书记员业务、文字工作、审判业务、信访知识、法庭业务技能等各种类型的培训和交流,着力提升干警在群众工作、舆情应对、突发事件处置以及司法调研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加强“办案能手、办案标兵、办案明星”月月评活动,健全完善涵盖在编干警、司法辅助人员的全员全方位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全院争先创优热情;努力争创“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充分运用各类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法院文化周、审判技能比武、文学沙龙等活动,努力激发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