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官的团圆节
作者:赵颖颖 发布时间:2012-02-14 浏览次数:1159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在这个合家团圆的节日,仪征法院的王元山法官却没回自己家,而是来到了一个申请执行人王某的家中。
“咚咚”一阵敲门声后,70多岁的王某推开门,瞧见了站在门口的王法官,有些吃惊。王元山一把握住老人的手说:“今天过节,我来看看你,顺便和你的家人一起过个团圆节。”老人一听“家人”两字,泪簌簌而下,失望地说:“他们都不在,没来看我。”
原来,这是一起骨头案,王某与自己三个子女的赡养纠纷,纠结了很多年,由于双方在老人的生活费、医药费等问题上争议很大,始终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且矛盾日积月累,也就成了法院的“常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也如坚冰一样,久不消融。今天是元宵佳节,王法官想何不借此机会重新唤回大家对亲情的渴望与重视,为这起案件的“痛症”彻底除根。
于是,到王某家中后,他迅速召集了住在附近的兄妹三人,大家围在暖炉前,采取自我发言的方式开诚布公地发表看法:
“我老伴死的早,我一个人把他们仨拉扯大,现在我老了,却成碍眼的了。” 老人声泪俱下地说。
“我做的是散工,有时半个月都没活儿,日子过得也很艰难,这么高的赡养费我真的吃不消,做父亲的也应该考虑儿子的难处。”大儿子说。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谈起来。当他们争论不休、脸红脖子粗的时候,王元山就及时发挥“和事佬”的作用,提醒今天的特殊意义,平稳他们的情绪,让大家重新对话。谈话在响亮的鞭炮声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王法官一边察言观色,时而旁敲侧击、时而点明要害,一边从情理上说服大家毕竟是一家人的事实,子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为下一代做出榜样,而作为父母,也应该考虑子女的生活环境,要在互相尊敬、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让一家人的感情糅合得更加融洽。结束后,王元山还为子女垫付了200元的赡养费,这让王某一家人深深感觉到王法官不是来说教的,而是真心来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最终,他们被王法官真诚、中肯的话语所感动,双方当事人在互让互谅中做出和解:三个子女承诺每月按时给付老人赡养费;老人也表示以后再也不刻意刁难子女,过一个真正的“团圆节”。看着,他们一家人握手言和、和乐融融的样子,王元山也加快了回家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