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该院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重点,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构建集中组织、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该院各部门纷纷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及本院的工作要求,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强化机制衔接和配合协助,以“各条线创新”推高“全院创新”。

 

聚焦大局,服务重大项目。该院连续出台《关于依法服务建设汽车名城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为我市汽车产业项目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打出了保障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特色品牌;院长亲自带队赴上海、长春等汽车产业聚集地法院,学习服务汽车产业的经验和做法。新城庭、马集庭作为服务500KV 扬州西、220KV 新东输变电工程所在地法庭,主动上门联络辖区地方党委/政府,排查纠纷隐患。执行局、新城庭、法警队联合行动、周密部署,将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中的两起先予执行案件,以调解方式妥善化解。民一庭建立在建重大项目工程服务综合平台,着力做好重大项目过程中的建设合同、排除妨害、劳动争议等群体性纠纷整体化解。民二庭妥善处理多起涉及扬州化工园区产值超百亿元龙头企业的纠纷,为企业保驾护航、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集中优势,服务地方经济。该院通过召开“维护金融安全化解金融风险”研讨会,组织25家金融及非金融单位负责人座谈,夯实共同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大局意识,完善金融预警机制;出台《关于为全市小微企业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服务小微企业实现机制性参与,把准辖区核心行业餐饮、毛绒玩具等重点服务对象。民一庭积极妥善推进涉房地产纠纷化解。民二庭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破产纠纷化解,强化破产管理人职能,今年上半年,破产资产清偿率高达70%以上。立案庭、新城庭、马集庭、陈集庭为小微企业开辟绿色诉讼服务通道,妥善化解涉小微企业的群体性纠纷,上门提供经营风险防范指导。新城庭强化服务沿江船舶工业,支持船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全面落实,践行司法为民。该院以获批全省第二批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单位的契机,打造诉讼服务中心为主战场、三个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为前沿阵地,全面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立案庭倾力打造诉讼服务中心 “一站式”便民窗口,为弱势群体提供全程诉讼引导和指导。执行局向社会公布执行法官的个人信息并作出服务承诺。民一庭打造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特色高效品牌,与仪征人社局、劳动仲裁委合作共建劳动争议联席会议机制。民三庭积极推进与社区家事纠纷化解的合作共建,打造专业家事纠纷审理合议庭。少年庭加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力度,创新未成年人前科封存的听证制度,邀请团委、妇联等同志作为“社会观护员”。陈集庭积极打造“诉调对接”平台,着力推进社会关系修复。马集庭深入推进“庭所共建”,提前介入激化矛盾纠纷,延伸治安综合治理触角。

 

广泛参与,提振司法公信。该院召开司法年报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危险驾驶、劳动争议、金融、家事、行政等五个司法工作年报,立体展示法院工作;以民商事裁判文书现场竞赛的宣传效应,展现法院的公信权威;开展领导干部 “三下三联三交”和大接访活动,驻点社区、企业、农村,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刑庭向社会发布危险驾驶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警示公民杜绝“醉驾”。少年庭与仪征5所中小学签署共建协议,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校园行活动,听讲师生累计达5000人次以上。执行局建立反规避执行信息工作平台,出台《关于建立仪征市执行工作联动机制的若干意见》,重拳打击规避执行;严格履行工作期限管理及进程告知规定,展现透明执行。民一庭开展市民开放日活动,精心选取典型案例,邀请市民参与旁听庭审。民三庭参加“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者行动,参加“为了母亲的微笑”慈善活动,塑造法院公益形象。马集庭与地方政府共同开展“送法进万家”、“送法进乡村”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