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法院戴南法庭“四项措施”服务不锈钢小微企业
作者:杨凯 发布时间:2013-06-28 浏览次数:501
戴南是闻名全国的“不锈钢之乡”,不锈钢产业撑起了本镇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销售回款迟延、三角债增多等因素影响,戴南不锈钢小微企业陆续出现流动资金需求量大但资金链紧张等问题。自2009年至今年6月,法庭共受理涉不锈钢债务类纠纷1547件,其中09年受理案件数量分别为186件、222件、265件、548件,今年仅上半年就受理326件,案件呈不断增多之势。
构建“庭所共建”,促进纠纷整体化解。积极推进“庭所共建”平台化运作,有力稳控涉不锈钢小微企业的群体性纠纷。推进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联动,创新矛盾纠纷研判机制,做好化解调处工作,定期指导人民调解制度,提高调解员业务水平,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夯实庭所共建基础,完善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的审判机制,推进诉调的良性互动。
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程司法服务。提供诉讼引导、诉讼参与、沟通调解、提示兑付、跟踪回访等全程司法服务。建立对涉及不锈钢小微企业的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的一条龙服务保障措施,按照法律程序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争端,尽力于当天完善立案、保全、出差审批手续,从快从速办理涉不锈钢小微企业案件。
梳理“行业特点”,把准纠纷态势特征。根据地方小微企业集中特点,分别梳理不锈钢加工、机械制造、钢材贸易等行业中高发性反复性矛盾纠纷。抽调和组织人员打造对口审理专业团队,小组化项目化开展工作,庭长徐开勇“一线坐镇”,把脉重点难点案件,以疑难案件讨论会、化解经验交流会、纠纷态势评析会等形式,研判纠纷特点、定制化解措施。
开展“法律体检”,排查消除涉诉风险。大力开展“双进”活动,通过上门走访、邀请座谈、发送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征询小微企业业主对审判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上半年走访小微企业62户,为企业提出了23条建议,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5个。全面推行建立诉讼风险提示制度,对小微企业在商品生产、流通、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提高他们抗御经营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