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阳法院高度重视青年法官培养工作,通过帮带指导、沟通激励、业务实践、业绩考评四措并举,有效提升青年法官综合素养,为法院可持续发展储备战略人才。

 

帮带指导。实施青年法官导师制,选派业务庭庭长、副庭长、资深法官担任青年法官导师,在职业品德、审判经验,司法技巧等方面开展帮教、示范、传承,并通过业绩档案、汇报考评、奖励优秀等机制优化带教指导工作。

 

沟通激励。召开青年干警座谈会,院领导深入倾听青年心声,了解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开展思想引导,帮助青年法官解决工作需求;利用特定节日,组织青年干警开展展示法官风采征文、演讲、送法下军营等系列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法官论坛、构建青年干警信息宣传调研网络,鼓励青年法官通过沟通交流,加强理论学习,拓展审判思路。

 

业务实践。加大青年法官岗位交流力度,丰富知识储备。新进人员安排至立案、信访、执行等一线岗位轮岗,并适时增加系统外轮岗交流机会。定期安排青年法官到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理赔和诉讼中心处理纠纷,赴社区接待群众咨询,通过下基层、接地气,促使青年法官充分接触审判实务,提高业务素质,了解百姓困难与需求,深化群众工作意识与作风。

 

业绩考评。建立健全青年干警考评机制,制定审判职称考核办法,明确晋升条件和标准,将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作为重要考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