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海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截至日前,该院受理民间借贷案件867件,审结740件,标的额9832万余元,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有力地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加强诉讼引导,严格立案审查。在立案环节,注重诉讼引导,实行权利义务告知和诉讼风险提示,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增强当事人诉讼风险意识。强化虚假民间借贷案件的警示和审查,对存在可疑情形的当事人严格审查,及时告知虚假诉讼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在立案阶段就与政府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预防可能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加强诉讼调解,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审判人员,将有限的人员向民事、执行一线倾斜,成立诉裁大厅,专门审理小额诉讼案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对于涉及众多出借人或者借款人的案件、可能引发工人讨薪等群体性事件的案件、当事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的案件以及判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等,都先行调解,重点调解,努力促成当事人和解。

 

加强执行和解,实现案结事了。开展“执行专项行动”,健全执行组织,实现责任到人;加强执行和解工作,对经济状况确有困难的债务人,积极促成与债权人的和解协议;坚决打击“老赖”行为,建立执行威慑机制,对有偿还能力而拒不履行判决的,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和活动范围;对被执行人可能转移、隐匿、毁灭财产的,及时依法采取保全措施;对依法查封扣押的车辆、房屋、股权及时进行评估、拍卖、变现,确保案件有效执行,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联动效能,延伸法院职能。充分借助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程序对接;积极加强与相关职能机构的沟通协调,统筹协调案件的处理和风险防范。针对部分资本投资者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的现状,通过庭审释明、判后释法等形式加强法制宣传,并采取编写典型案例、发布司法建议等形式,借助电视、报刊等媒体倡导理性投资,提高风险意识,提倡健康生活,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