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法院司法便民举措送到群众身边
作者:朱静 发布时间:2013-06-24 浏览次数:470
近年来,泗阳法院始终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宗旨,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意识,拓宽民意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积极探索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
创新联络模式,开通民意沟通网络平台。这一举措是该院加强司法公开、司法联络、内外监督的重要创新举措。干警可通过这一平台方便与当事人联系、沟通,通过向当事人及时发送短信通知领取相关法律文书、开庭时间、地点、案件进展等,利于提高送达效率。同时可告知当事人诉讼风险,给婚姻类诉讼当事人发送诸如“一日夫妻百日恩”等“温馨提示”。该院还通过此平台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向人大代表以短信形式提出或征求意见,受到代表一致好评。省院院长公丕祥到该院王集法庭调研时,对这一平台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新化解模式,开通诉前委托调解案件信息平台。法官通过此平台将可以委托调解的案件,根据案件性质委托至相关组织或部门,与受委托单位直接进行沟通、对接,双方通过此平台跟踪案件调解进程及处理情况等。如劳动争议纠纷委托人社局调解,赡养、离婚等纠纷根据地域委托至乡镇(村)调解。受托方及时将调解结果通过平台反馈至该院,由该院通过不同结果处理,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的信服力。
创新宣传模式,创办《法庭之窗》法庭刊物。王集法庭积极创新便民、利民举措,创办了《法庭之窗》,是全省首个创办独立刊物的法庭,《法庭之窗》的创办得到了公丕祥院长的称赞。《法庭之窗》包括法庭工作动态、干警风采、以案说法、法律常识、裁判文书选登及案例分析等版块,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免费发送,密切与各方之间的联系,切实贴近群众,增强和谐共建和法律宣传效果,成效显著。
创新审判模式,配备巡回审判车开展巡回审判。巡回审判车内专门配备桌椅、音响等设备。各业务庭利用巡回审判车在全县各乡镇、地方,主要审理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的简易程序案件,能够便于当地群众在案件调解阶段参与评判,利于推进案结事了。尤其在农忙时节等,将法庭搬至田间地头,为涉诉农民减轻诉累,节约时间,得到了当事人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创新服务模式,配强配齐法庭人员开展“流动法庭”。 组织法官定期在各乡镇(村)流动审判点开展立案、调解、开庭、接待群众来访等工作,及时化解基层群众中的矛盾纠纷。同时,通过假日法庭、周末法庭,利用节假日为群众开庭。实行预约开庭,由双方当事人预约双方开庭时间、地点等,便利群众诉讼。同时,为困难诉讼当事人提供上门立案等服务,减轻当事人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