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了,我只想要回装修的那点钱
作者:肖天存 发布时间:2013-06-21 浏览次数:283
因为结婚才一年的新婚妻子提出离婚,辛辛苦苦积攒的七万多元装修款,可能要打水漂。这事摊谁身上都会难以接受,80后小伙、常州人阿亮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双方还为此还四次闹上了法庭。4月15日,常州中院以调解方式圆满解决了这起纠纷。
赌气出嫁 闪电离婚
漂亮聪慧的丹阳人小丽已经28岁了,她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步入剩女的行列。2008年10月,经人介绍,小丽与邻村大学生阿亮相识了,但两人之间还没有来得及擦出爱情的火花。半年后,在一次与父母吵架后,小丽一时冲动,赌气与阿亮领了结婚证。
说是邻村,其实按照户籍,小丽和阿亮却分属丹阳和常州,但由于地处镇江和常州交界处,所以两家离得很近,步行也就二十来分钟的路程。两家人离得近,当地的民风民俗也很相近。按照当地嫁娶的“规矩”,阿亮父母筹足了彩礼53880元及购买金器的15000元。小丽的父母也很爽气,答应把自己拆迁安置得到的一套住房送给小夫妻俩做婚房,但条件是,装修的钱得阿亮出。老丈人都把房子送给自己了,出点装修的钱那就应该的,阿亮二话没说,很快从父母兄弟那儿凑足了77000余元,将新房装修得漂漂亮亮。但由于是拆迁安置房,结婚的时候还没能领房产证。一切准备就绪后,2009年5月4日,双方父母欢天喜地地筹办酒宴,将一对年轻人送入了婚姻生活的殿堂。
然而,由于小丽与阿亮相识、了解时间太短,小丽活泼好动,阿亮却不善言谈,两人性格上的差异慢慢地影响到了婚后生活。加之阿亮在苏州工作,十天、半月才回来一趟,两人基本没有沟通、交流,时间久了就感觉更加陌生了。
由于双方婚后关系不太和谐,小丽的父母就多留了个心眼,并没有象婚前说的那样,把新房子的产权登记到小丽与阿亮名下,而是登记到了自己的名下。这样来,争吵也就难免了,很快,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小丽想,既然大家合不来,就离婚吧,可阿亮却非常珍惜这段感情,死活不同意与小丽分手。但小丽却是铁了要离这个婚,她想反正房子是自己老爸的,就可以不让阿亮住。于是, 2009年9月,小丽趁阿亮不在家,悄悄将婚房门锁换了。可怜结婚才三个月的阿亮,成了一个回不了家的男人,但他对小丽却不死心,采取各种方法与她沟通,希望她能回心转意。
小丽哪肯答应,但看到阿亮态度也很坚决,眼见协议离婚无望,小丽先后于2010年7月、2011年3月两次向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被驳回了诉讼请求后,双方继续保持分居,平时也鲜有联系。2012年初,小丽第三次来到法院起诉离婚,阿亮坚持不同意离婚,并提出要求分割婚房并返还装修款77000余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被告虽系自主婚姻,但双方在婚后的共同生活中不能和睦相处。虽然法院两次判决不准离婚,给了双方两次和好的机会,但原、被告仍未能改善夫妻感情,且双方分居已1年多,遂认定双方的感情确已破裂,依法应当准许双方离婚。被告要求分割婚房并返还装修款,因该房屋产权及装修费的分割涉及案外人的利益,在本案中不宜处理,原告可以另行主张。遂于2012年12月作出一审判决,准予原被告离婚,但没有支持被告分割婚房并返还装修款的请求。
为争装修款 再度上公堂
两年与小丽的朝夕相处,最后却换来一份对自己来说一无所有的判决。拿到一审判决书后,阿亮心里凉丝丝的。因为如果这样,就意味着他将以净身出户的方式,告别了这段不堪回首的婚姻。
这花在新房上的装修可是自己父亲兄弟的血汗钱啦。阿亮实在想不通,难道二年多来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梦醒来花光钱财,自己依然是孤家寡人。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多没面子啊。阿亮心有不甘,但又不想为装修款的事儿再去起诉,思前想后,阿亮决定上诉,希望二审法院能够帮他要回来装修款。
2013年1月29日阿亮以“要求分割婚房、返还装修款、礼金及金首饰,否则坚决不同意离婚。”等理由,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阿亮扬言如果二审还判离婚,将冲砸新房的装修、家具、家电。
很快,案件到了常州中院少年庭法官汪杏芬的手里。虽然是一起普通了离婚纠纷,但凭着职业的敏感,汪杏芬从案卷中嗅出了当事人双方间的火药味。于是她立即找上诉人阿亮谈话,耐心做阿亮的思想工作,稳定他的情绪,并向其释明相关法律。
一开始,阿亮还是坚持不同意离婚,但经汪杏芬耐心的法律释明后,阿亮终于想通了,他也觉得到了这个地步,再与小丽破镜重圆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心里一下释然了,于是答应离婚。
离婚这个结是解开了,但阿亮不想净身出户啊。在得知分割婚房缺乏法律依据时,阿亮对法官说:“好,我认命了,既然离婚了,婚房归她也就归她吧,但我只想要回装修的那点钱。如果你能做主帮我要回装修款,我就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由于涉及第三人利益,法院不能在这个案件中把装修款判给你,要回装修款只能另行起诉。汪杏芬继续向阿亮释明法律。“但我们会尽全力做小丽的工作,如果能协商一致也是可以解决的。”
与小丽协商,门都没有啊!阿亮还不知道小丽的脾气?想到为了这个自认为是底线的小小请求,还要再打一场官司,阿亮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叫上几个亲戚直接冲到小丽父母住处,大吵大闹,最后还是110民警出警才将一行人劝回。
法官另辟蹊径 案情峰回路转
跟阿亮沟通后,汪杏芬立即找到小丽。小丽表示她也很委屈,心想自己是真心要和你阿亮结婚过日子的,不是为了骗他钱财而来,关于装修款她表示坚决不同意调解。汪杏芬觉得小丽可能是因为阿亮刚到她家闹过事,气还没消,所以决定过几天再找她谈,可几天后再联系小丽时,她却玩起了“失踪”。
小丽玩起了“躲猫猫”,这让案件审理似乎步入死胡同。直接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这条路是行不通了,但考虑到双方争议的新房登记在小丽父亲的名下,于是汪杏芬决定另辟蹊径,直奔小丽父母家,试着通过做小丽父母的工作,迂回解决问题。
小丽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干部,倒也通情答理。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小丽的父亲被说服了,表示愿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解决好离婚可能引起的后遗症,但只同意拿出阿亮投入装修款的一半,即38000元给阿亮。
经与阿亮沟通,阿亮也同意了。4月15日,双方当事人当场将协议约定的38000元现金顺利交接。
这起打了四场官司、看似普通的离婚纠纷终于以双方握手言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承办法官汪杏芬却感觉心情沉重,一点都兴奋不起来。“如果小丽和阿亮恩爱相守,就不会有这个为了返还装修款的官司。所以纠纷的根源还是因为草率结婚导致闪电离婚。希望更多的80后、90后青年男女能从本案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纠纷发生。”汪杏芬对记者说。(本文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