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法院:提升青年法官群众工作能力
作者:研究室 发布时间:2013-06-17 浏览次数:411
针对近年来法院青年法官人数不断增多以及群众工作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六合法院建立“三二一”机制,即建立三个基地,开展两项活动,落实一对一帮教,切实提升青年法官的群众工作能力,促使其尽快成为会体民情、善解民忧的新时期基层青年法官。
建立三个基地。一是诉讼服务中心基地,见习助理审判员任命后在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窗口接待,学会导诉咨询,掌握立案审查,落实便民利民服务,从“头”了解每一个涉案群众的需求与期待,想其所“想”。二是信访窗口基地。见习助理审判员见习期间,轮流做好每周二局长接待日、每周三院长接待日的信访接待记录,认真倾听当事人对审判执行不满和质疑,急其所“急”。三是人民法庭基地。将青年法官下沉到三个人民法庭,两年来新进的14名公务员中有10人在人民法庭锻炼。借助人民法庭矛盾化解前沿阵地的独特优势,通过审理婚姻家庭继承、邻里纠纷、民间借贷、交通事故四类案件,增强民意沟通,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处理案件。
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开展“青年法官进社区”活动。通过参加巡回审判、参与调处案件、接待群众咨询等活动,让青年法官真实了解到基层群众的司法诉求,丰富群众工作经验。建立青年法官与辖区司法所的一对一联系,实现有疑问随时咨询、有需要随时沟通。二是开展“青年法官进讲堂”活动。利用区委组织部的“专家在线”网络视频平台和人民陪审员年度培训、妇联工作者年度培训等契机,重点选派青年法官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与基层调解工作者深入互动。结合每月10日党员活动日,让青年法官走进学校、企业、社区的讲堂,贴近群众需求,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
落实“一对一”帮教。建立初任法官导师制,精选业务精干、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作为初任法官导师,对培养对象实行“一对一”的帮助指导,从接听一个咨询电话、接待一个群众来访、开展一次庭外调查、调解一个涉诉纠纷、驾驭一次案件庭审、撰写一份裁判文书做起,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强化对初任法官的群众观念教育,促使青年法官形成良好的办案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