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院对卫生系统的厚爱、关心和帮助,针对你院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科室,由医政科牵头召集人民医院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分析……” 日前,泰州高港区法院收到了区卫生局的回函,感谢法院针对在审理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中所发现的相关问题向该局提出的司法建议,并已着手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

 

近年来,高港法院在认真履行司法审判职责的同时,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密切关注司法审判领域中反映出的有关管理体制、公共政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实现了审判工作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司法建议工作已经成为该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坚持能动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其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该院不断完善司法建议工作机制,落实五项措施让审判的法槌敲响在法庭之外,力促司法建议“落地有声”。

 

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司法建议工作的重要性。将司法建议工作作为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中一项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视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予以推进,将开展司法建议工作作为预警经济社会风险、堵塞社会管理漏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举措。全院上下充分认识到开展司法建议是其重要的法律义务和职责,既要避免忽视司法建议的倾向,也要避免铺天盖地,滥发司法建议。

 

严格管理程序,促进司法建议工作规范化。出台《关于规范与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规范司法建议的制作、发布、跟踪和回访程序。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发现普遍性或需要提请注意的问题,及时、准确、合法地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司法建议由业务庭提出,报分管副院长和院长逐层批准同意后发出。建立专门的司法建议文书登记备案记录台账,详细记载司法建议的拟稿人、拟稿部门、被建议单位、建议的内容、发出时间以及建议的落实情况等内容,以备查询、跟踪和回访。

 

提高建议质量,优化司法建议产出机制。建立健全司法建议的质量管理机制,切实规范司法建议的内容、格式、制作程序。加强对法官制作司法建议的技能培训,提升制作能力,使得司法建议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可行性、指导性。丰富司法建议的表现形式,不仅要关注一些个案问题,更要关注一些对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宏观综合性问题。建立健全激励考核工作,综合案件社会影响、司法建议质量、被建议单位采纳程度、社会评价等因素把司法建议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法官业绩考评之中,明确奖惩,调动法官的主动性。

 

确保建议实效,强化跟踪、回访和反馈机制。加强与被建议单位的沟通协调,适时进行询问、提醒和回访,及时了解司法建议的运行成效,必要时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对处理结果予以反馈。对于拖延、不予回复、整改不积极或不到位的单位,采取适当方式加以督促或将司法建议抄送其上级部门或者监管部门督促其落实。加强宣传,将司法建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优秀经验向党委、政府报告,并通过媒体网络加以宣传,引导被建议单位自觉落实司法建议。

 

争取党政支持,增强协作联动机制。扩充司法建议的参与主体,探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人民陪审员、专业人士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多方面的知识优势,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为党委、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建立司法建议沟通联系制度,通过召开法院与人大、政协、其他行政机关以及新闻媒体机构的联席会议,共同研讨司法建议工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建立司法建议采纳情况考核制度,积极推动与党政部门共同建立关于司法建议发送、反馈、落实的长效机制,以提高被建议单位对司法建议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