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中院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机关作风评比先进单位,全市两级法院121名干警收到当事人感谢信或锦旗--

  1月29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上,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93.524的测评得分,在全市第一类62个机关中名列前茅,荣获“2011年度无锡市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社会评议先进单位”称号。这是继2009、2010年度,该院第三次荣膺此称号。

  无锡中院统计显示,2011年全市两级法院共收到当事人的感谢信或锦旗150多次,涉及干警121人。

  时过境也迁 为民之心不变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锡法院的法官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

  2011年7月10日,当事人陈某向无锡中院送来感谢信,感谢该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蔡毅用实际行动解其燃眉之急。

  陈某是原无锡中瑞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破产)职工,2005年下岗。低保户、二级肢体重度残疾、右眼失明……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到陈某身上。由于政策原因,陈某无法参加总工会大病保障。无奈之下,陈某写信给当时负责公司破产的主审法官蔡毅,进行求助。

  虽然时隔7年,但蔡毅并没有一推了之,而是积极与原破产主管单位联系,两个星期内为陈某解决了16000多元钱。

  说到这件事情,蔡毅说:“我只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当事人一定的帮助,帮其暂缓眼前的难关。”

  标的额虽小 务实作风依然

  务实,是无锡法院的工作作风。

  “案件的执行标的额才几百元,但是申请人居然送来锦旗,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南长区法院执行局的法官钱伟说。这面锦旗上书“维护法律尊严为民排忧解难”,是对法官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的肯定。

  据悉,江某与陈某发生交通事故后,江某有些轻微擦伤。“她的态度太恶劣了,本来是件很小的事情,没必要闹上法庭,我就是受不了她的态度……”江某如此陈述。案件审理后,南长法院依法判决陈某赔偿江某医疗费等374.80元。但判决后,陈某下落不明,江某无奈申请法院执行。

  虽然只有300多块钱,但执行局的法官们并没有因此忽视。承办法官先后到陈某的租住地、户籍地,但一无所获。“如果我们就此放弃,江某对法院的抱怨会加深。”钱伟表示。为了执行到位,承办法官终于在两家银行查到了陈某的一点点余额,凑满了执行标的额,妥善解决了案件。

  两地间奔波 秉承公正理念

  公正是法院作风建设的目标,也是法官办案时秉承的理念。

  2011年5月11日,惠山法院立案受理无锡市某塑胶公司、无锡市某冶金公司申请执行杨某合同诈骗纠纷案,该案执行标的额近135万元。因为被执行人被判刑,法院无法与被执行人进行及时有效沟通。承办法官徐景全回忆说:“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我们前往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上海十余次,处理问题时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因为案件涉及异地执行且人员比较多,有时我们甚至会沟通到深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将执行过程中能公开的资料全部公开,实行阳光化操作。另外,当事人经常表示要请我们吃便饭,都被我们婉言谢绝了。”

  案件执行完毕后,当事人给惠山法院写来了感谢信:“贵院徐景全法官在此执行中,不厌其烦、不怕辛苦,多次往返无锡与上海之间,而且态度自始至终亲切和蔼,认真负责,没有半点官僚作风。曾几次我想到徐法官很辛苦,请他吃便饭,徐法官都婉言谢绝。他的这种廉洁奉公认真踏实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我很钦佩。”

  2012年,受复杂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无锡法院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任务将更加繁重艰巨。无锡中院院长时永才满怀信心:“我们已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将以更加扎实的司法作风,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为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