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冤案,别只穷追不舍女神探
作者:程玲 发布时间:2013-05-24 浏览次数:2316
在3月26日张氏叔侄冤狱案得以平反后,女神探聂海芬几乎被认定为“罪魁祸首”,成了“众矢之的”。5月1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张辉、张高平再审改判无罪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分别支付张辉、张高平国家赔偿金110万余元。
舆论的矛头几乎同一时刻又指向了女神探。聂海芬身为主要经办人,的确办了错案,必须严肃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只是,不该就此认定她一人“炮制”了张氏叔侄冤狱案。
聂海芬作为一个“被神话”的典型,有人性的弱点,当然会犯错。办案本身承受的政治、社会压力也非我们普通人能感同身受。她“女神探”、“三八红旗手”等的荣耀亦不仅仅因为张氏叔侄案,若因一起错案,否定她所有的功劳是否会有失偏颇呢?聂海芬从2000年以来,就办了很多重特大案件,她也许从接触该案的第一时间起,方向就搞错了,但是聂海芬的光环身份在当年对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是不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呢?“无懈可击”在今天看来的确是讽刺,但聂海芬被造成了“神”,并不是她一个人的错,为何当年那么多媒体推波助澜,又有那么多的人们深信不疑呢?
冤案铸就的一个“元凶”是刑讯逼供。张高平说:“从头到尾都没有女人审过我”,而张辉则说:“只有在提取DNA鉴定的时候,是一个女警员来给我取了指甲、毛发”。当拿出聂海芬的照片给他们看时,他们很确定地说“没见过”。这证明了刑讯逼供至少女神探没有亲自参加,至于是否知情,可以等调查后再下定论。
张高平说:“虽然你们在座的各位现在是大法官,大检察官,但你们的子孙后代不一定也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遇上倒霉事,被屈打成招,你们是什么感受。” 张高平的话,刺痛的不光是法治的痛处,还有司法努力的方向。
换个角度看。参与推动张氏叔侄冤狱案平反的还有另一个检察官魏刚,说“我个人对浙江省的法官是很尊重的。现在的舆论都是说公安和检察院办错了,法院判错了。我可能是在逆着潮流说话,法官能有这样的勇气,我认为,这是高手。有这样的法官和检察官在,张高平今天才能高高兴兴地出来”。
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系统都不可能完美无漏洞,杜绝一切冤案。我国现有的司法机制是不够完善和严谨,但冤案毕竟得到了平反,正义迟到了,但终究来到了。冤案带给我们的,不该只是穷追不舍女神探,除去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警示,时代在进步,法治也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