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谢谢张法官、蒋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今后一定好好改造……”,近日,在江阴市东发未成年人关爱教育基地(以下简称东发关爱基地)的圆桌法庭内,来自安徽的17岁少年王凯(化名)在最后陈述阶段这么说道。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王凯从小在安徽老家随外祖父(母)生活。初中辍学后,王凯来到江阴某理发店当学徒。2013318日,王凯因为琐事与刘某发生矛盾,持水果刀将刘某刺成轻伤。后王凯被安排在东发关爱基地取保候审。

 

在基地生活的两个月里,王凯和其他5名涉罪外来未成年人跟着辅导老师蒋士范,接受心理疏导、补充文化知识和学习法律常识,也跟着蒋老师一起参加江阴市各中学举办的同龄人的活动,还通过日记和信件的方式跟老师、家人和法官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同时,王凯等6人还跟着东发关爱基地食堂的师傅学习做菜的手艺,生活过的十分充实。

 

为淡化王凯在庭审时的恐慌、烦躁情绪,让他尽可能放轻松,江阴法院把“圆桌审判”设在了他的管护地——东发关爱基地。“这是我院首次将庭审搬进关爱基地”,江阴法院少年庭张迅寒庭长说道。

 

没有高高的审判台,没有冰冷的手铐,主审法官、公诉人、辩护人、王凯及其法定代理人,都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旁,这场特殊的庭审更像是一场谈心会。

 

在这样的环境中,王凯详细交代了犯罪经过,也表明自己已认识到错误,想争取宽大处理,重新做人的愿望。最终,法官判决王凯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7个月。

 

据悉,自20087月,江阴法院与检察、公安、司法局、关工委等机关携手,在全国首创未成年人关爱教育基地,江阴市目前已有6家成熟的基地,对“无固定居所、无稳定经济来源、无成年亲友监护”的涉罪外来未成年人,80%以上都在这6家关爱基地接受管护。

 

“‘圆桌审判’设在关爱基地将成为一种常态”,张迅寒说道:“这种庭审模式是我们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的一个序曲,从案件侦查阶段开始,到公诉、审判,再到社区矫正,我市公、检、法、司将无缝对接,为涉罪外来未成年人提供平等、全方位的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