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婚萌生诈骗邪念

 

审判长:你自己怎么会想到以婚恋为由去诈骗的?

 

马某某:刚开始没有想到去骗钱,联系对方并不是以借钱为目的,是想交往的,后面走错了就步步错。

 

2011216日,被告人马某某在无意中看到了电视广告上的征婚栏目,其将一名姓钱女子的身份信息记录了下来,于当天晚上邀请对方一起出来吃饭,并进行了几个小时的交谈。

 

审判长:你与对方交往都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马某某:我说自己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在某科研基地做项目经理,月收入很高,妻子于几年前生病去世,没有小孩,希望找个本地女子共度余生。

 

审判长:根据你的交待,你的真实情况与你说的并不一样,你为什么这么说?

 

马某某:我这样说,一般她们才会理我。

 

果然,被告人马某某与钱某年纪相仿,俩人都有过一段婚姻经历,又都爱好旅游,相谈之下甚是投缘,并约定于第二天赴海南旅游。

 

第二天,马某某在汽车租赁公司租了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与钱某一起驱车至南京禄口机场乘飞机前往海南三亚游玩。两人约定一个星期后回无锡,但第二天马某某却突然向钱某提出要回无锡,原因是公司最近有一个重要工程开工,还差10万元的周转资金,工程做好后可以赚几百万。

 

在马某某的一番吹嘘之下,钱某动了心,提出可以借给其10万元周转,但是要到其工地去看看。因马某某在无锡某科研基地做施工员的工作,钱某询问了工厂的员工都与其熟悉,就对其深信不疑,将10万元现金交到了马某某的手上。马某某也出具了一张13万元的欠条,其中2万作为利息,1万是在海南玩的各项花销费用。此后,两人再未见面,只保持电话联系。

 

花销巨大深陷难拔

 

审判长:你骗得钱后都花到哪里去了?

 

马某某:抽烟、吃饭花掉了,有时打打麻将赌博输掉了,租车还有一大笔费用,我老婆当时也怀孕了,吃东西,医院检查需要钱。

 

由于开支庞大,马某某从钱某处骗得的钱很快就被挥霍的所剩无几了。于是,马某某又通过电视上的征婚信息认识了一名吴姓女子,在几次约会期间,马某某出手都十分阔绰,取得了吴某的好感。2011722日,马某某又故技重施,

约了吴某一起吃饭,并于饭后将其带至其工作的工地上转了一圈。在工地上,马某某提出工地上的项目需要周转资金,问吴某能否先借其1万,吴某则欣然同意,并去银行提了1万现金给马某某。过了几天,马某某又称周转资金还差5万,吴某当即从银行提了5万现金,自己留了3000,其余全部借给了马某某,借完钱马某某就开始躲避吴某,并与其断了联系。

审判长:你老婆当时知道你与别的女人有来往吗?

 

马某某:不知道的,我每个月会给她3000元的生活费,她也不多问我在外面的事情。

 

审判长:除了以征婚为名骗钱,你还有无骗过其他人的钱?

 

马某某:有的。

 

20116月,马某某在一家租车行认识了一个在那里工作的老板娘唐某,因其经常在该租车行租车,渐渐就熟悉了。唐某有一个女儿,马某某就假装与其谈朋友,平时也请母女俩一起吃饭,并自称是公司项目经理,年收入几十万。在一次聊天的时候,马某某提到需要2万元的周转资金,问唐某是否认识放高利贷的人,唐某就说她手头有,可以借给他,就这样,马某又顺利的从唐某处骗得2万元。

 

201192日,被马某某骗了10万元的钱某与其儿子一起找到马某某单位,要求其立即归还借款。而马某某却称身上没那么多钱,要过几天才还。结果钱某不同意,就报了警,马某某不久后即民警带回了派出所。

 

点评:“剩时代”的防控底线

 

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残酷竞争和生存压力,买房、买车、结婚已经成为一种奢望。许多年轻男女成为“剩男”“剩女”,社会也进入一个“剩时代”。不少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想迫切脱离“剩”的局面,展开"情感攻势",实现骗取物质利益的目的。另外,随着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全国各地相亲类节目的热播,通过征婚节目、网络交友寻找伴侣的单身男女越来越多,这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许多被害人认为双方交往应该坦诚相待,因此将自己的重要信息毫无保留地透露给对方,而对方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重要情况一无所知,或是不经核实就深信不疑。不少被害人为显示自己对感情的投入和坦诚,轻易将银行卡、现金等交给对方使用,严重不对称的信息和过低的警惕性,为诈骗者实施犯罪提供了便利。

 

为遏制该类诈骗案件的增长,最大限度减少此类犯罪,滨湖法院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向群众提示个人信息的重要性,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和利用,增强群众对婚恋类诈骗的防范意识。同时,该院也会及时向有关责任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书,提示规范身份信息审核,加强责任落实,并联合公检法多部门定期对各类婚恋诈骗案件进行信息交换和研究,保障各个办案环节顺畅衔接,并为立法机关和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