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法院马集法庭在扎实开展“庭所共建”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涉诉矛盾化解,取得明显成效。

 

多位点立体式的共建工作实现参与的广泛性。该庭的“庭所共建”由院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乡镇行部门、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部门的参与,甚至得到了金融机构、妇女权益保护组织、重点联络企业等组织的支持和配合。“庭所共建”工作已经超越该制度设计之初,即法庭与派出所之间的狭义共建,拓展为多元化的共建平台。领导部门对共建单位的统筹指导、共建单位之间的合作互利、共建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建人员之间的业务合作等多层次多位点的组成了立体网络。该网络了实现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全面覆盖。最近该院开展的“法官与村官共建活动”,更是将共建工作的触角深入基层一线,并且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矛盾化解等经验积累和成熟。

 

梳理类型化矛盾纠纷实现制度化参与稳定性。该庭在共建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类型以及涉及相关共建单位,构建联络的定向化、制度的固定化,如:派出所处理治安案件、人身伤害,有法庭和派出所联合进行民事调解,并促进行政处罚方案令当事人满意;对于无保险的道交案件,法庭与交警队联手共同参与调解;对于婚姻家庭案件中涉暴,女方遭受男方家庭暴力,或者男方与女方父母之间的暴力等情况,共建工作通过对村委会的走访以及派出所的相关出警处理的,有利于充分掌握婚姻背景,促进矛盾的化解和调解,强化对妇女、儿童弱势群体的保护。

 

群体性、重大、敏感纠纷重点参与。辖区政府的重大项目建设,辖区企业的欠薪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此类型矛盾时间跨度长、涉及人数众多,法律关系复杂,涉及多个行政单位或部门,社会敏感度较高。今年,该庭在大仪镇党委政法委的牵头下,通过会同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部门通力协作,成功化解了一起曾上访至省国土资源厅的涉及17农户60多名村民75亩土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庭所共建的外延延伸和对接,充分发挥了法庭的司法能力、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突破的法庭受纠纷或者诉局限在,真正实现了修复社会关系和民事关系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