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月的预备法官培训结束后,心情始终在期待和忐忑间来回摇摆。20118月进入法院后,一直在综合部门工作,对业务工作远远张望却不曾细窥真容。会不会犯低级错误?我能应付的来吗?应该会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进入角色吧?怀揣着这么多疑问,我开始了在立案庭实习的第一天。刚进调解二室的门,我紧张地对H庭长说:一天业务庭也没呆过,感觉什么也不会啊。H庭长笑我谦虚,然后问和我同一天实习在人民法庭工作的同事是否会立案,同事答:什么都会。对比太鲜明,顿时感觉压力山大,同时也决定一定要尽快追回差距。

 

第一件事是抱着一叠民事借贷案件诉状坐在电话旁,挨个联系原、被告来院做谈话笔录,看是否有调解可能。三个给被告的电话打过,我急了,电话在通了以后很快传来“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或者“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的女声。深呼吸,继续翻下一个案子,被告接了,我问:请你今天上午到我院209室做谈话笔录。答曰:没空。我锲而不舍:明天呢?答曰:没时间。再问:什么时候能来?不耐烦曰:你们法院放心吧,我不会去的,啥时都没时间。你们看着办。   

 

终于有当事人同意来院,我和立案庭的同事展开了调解。被告之一的担保人一脸无奈,被妻子数落不停,不过各位当事人都还算平心静气。在同事的指导下,开始做谈话笔录和调解笔录,反复核对当事人个人信息,确认利息是月息还是年息,有如履薄冰之感。双方就还款期限达成一致意见,在调解笔录上签字,我常舒一口气。随后,我开始学习调解书拟稿,总体还算顺利。培训期间制作裁判文书时,面对老师的修改总觉得是小问题不以为然,但真枪实弹时才明白高度的责任感和态度是多么重要,比如今天在制作调解书时被告说不清现在的居住地是村里面几组,她图省事只具体到了某镇,同事就提醒我如果我在调解书里这样泛泛写地址,万一以后进入到执行程序,执行局如何找人,顿时明了。

 

一天下来,我学会了立案、做谈话笔录、调解笔录、制作调解书、与当事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细细消化了一些注意事项。这些对业务庭的同事来说都不算什么,但我很有成就感,慢慢懂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韵味所在。回头望所经之路,也曾惊惧、彷徨、迷茫,后来居然都摸索着顺利通关,所以没必要太过焦躁,期待一蹴而就,法官之路任重道远更需而今迈步从头越。于是,我更新了一条状态:那些以为难熬的时刻现在看都已经云淡风轻,或许,只需要多一点再多一点的耐心来等待时间的馈赠,无论那是皱纹、疲劳还是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