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法院新袁法庭以制度化、精细化、信息化、人文化为抓手,坚持规范法庭管理,规范办案程序,确保司法公正,被省高院表彰为全省首批“规范化管理示范法庭”。

 

规范管理制度化。新袁法庭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完善《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规定》、《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今年以来,法庭向辖区党委政府、派出所、企业等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 6 次、走访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 50 余人次。通过自查、群众评议等方式,排查出有关审判管理、庭务管理、队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制度在执行中不走样,不变样。

 

规范办案精细化。天下事必作于细,法庭不断树立“细微审查”意识,细心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快办案、办好案,积极打造精品案件,对当事人诉求及抗辩认真考量,充分贯彻平等保护原则,实现司法公平公正。抓住法官形象的细微处加以约束,尤其在庭审、着装、接待言行等法官工作的的日常环节上多提高。2012 年以来,法庭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 11.31 天,无一发改,无一信访案件。

 

规范流程信息化。法庭在诉讼大厅设立了电子显示屏,对来庭等候的当事人循环播放法制类典型案例,向当事人宣讲法律,促进案件调解。引导式触摸屏,对外发布立案受理程序、常见民事案件应提交的证据材料、诉讼风险提示等,指导诉讼,服务当事人。同时还设置了当事人留言簿板块,当事人在法官未在庭时可以留言反映问题,搭起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互动的纽带。

 

规范布局人文化。精心构造法庭物质载体,彰显法庭文化底蕴,在法庭新建的审判综合楼中,设置法庭文化长廊,使每位法官提高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激发工作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建立体育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等,增添文体活动设施,举办特色文体活动,丰富干警业余生活,拓展干警的生活空间。创建法庭史料室和展览馆,使干警了解法庭走过的风雨历程,增强对法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