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法院开辟“十分钟调档流水线”
作者:闫静 吉纯 发布时间:2013-05-06 浏览次数:462
“28年前的档案,你们几分钟就找到了,真不简单,太感谢你们了!”2013年5月3日,李皙在江苏省海安县法院异常激动地说道。1985年,李皙父母经海安法院调解离异,调解书查明的事实部分确认婚生女为“李皙”。由于当时的486电脑字库中没有“皙”字,制作调解书时用“晰”字代替了“皙”,此后一直未做更改。不久前,因房屋拆迁安置涉及家庭实际人口补偿时,发现了姓名差异,急需到法院调档核实情况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海安县法院档案室人员通过电脑程序调档,不到十分钟即为李皙出具了证明材料,还原了李皙的真实姓名。这是海安县法院开辟“十分钟调档流水线”以来的一起成功事例。
近年来,针对当事人调档次数增多,档案利用频繁,库房卷宗繁多,档案人员数量有限的现状,海安法院通过“四化”建设,不断优化调档服务,实现了“十分钟调档流水线”操作。
档案人员专业化,档案室配置3名工作人员,全部取得档案从业资格证,其中1人为全日制档案本科专业毕业生;定期组织档案人员到档案管理先进单位观摩学习,邀请档案局同志进行最新业务知识辅导,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不断获取新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经验。归档管理数字化,委托专业扫描公司,对诉讼卷宗进行扫描或缩微,实现全文(图)检索和数据自动备份,方便档案管理、查阅。审批渠道多元化,为杜绝当事人白跑一趟现象的发生,改变以往立案庭庭长单一审批制,庭长接待站、办公室负责人均有审批权,片区法官也可对本辖区内当事人的调档申请作出初步审核。服务形式人性化,在法院大厅配备引导员,对前来查档人员进行引导服务;公布调档热线,实行电话预约服务,接到当事人电话,提前调取相关材料;外地当事人、外出执行人员需要调档时提供延时服务,将调档时限延伸到工作时间以外,节假日概不例外。
据悉,2012年以来,海安法院档案室调档6985件,其中98%以上十分钟内调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