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webp (22).jpg

格式合同中不明显提醒的免责条款,有效吗?商品未检验产生纠纷,责任在谁?实名制客票丢失后,还需重复付款吗?......

为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民法典》中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内容,进一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月15日,沛县人民法院积极组织法院干警深入街道、广场等地,开展以“坚持为民办实事,优化消费软环境”为主题的“315”普法宣传活动。

在社区、在街道、在公园,干警们将《民法典》中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内容和典型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以问答的形式编辑成页,热情的向过往群众发放,用真实的案例向群众解说安全消费、依法维权的重要性,详尽的向他们告知遇到消费问题后应采取何种方法维权,并向群众宣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以及《侵权责任法》等以消费者权益为主题的相关法律知识。

而咨询台前,干警们也在耐心解答群众所关心的法律难题,就群众提出的消费过程中受骗上当、商家的霸王条款、网购纠纷等热点问题提出法律建议,并积极引导群众关注沛县法院官方公众号,帮助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本次活动共接待群众咨询60余人次,发放相关法律知识宣传单页400余份,有效的增强了广大群众安全消费、健康消费、依法防范、依法维权的意识,进一步普及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为建设辖区法治文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