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和保障中国医药城建设,泰州高新区法院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

 

《意见》共十条,强调充分利用最高法院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基地优势,在医药园区成立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站,将医药产业知识产权服务窗口推进到企业的第一线。通过建立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平台,构建宣传、调研、预防、保护、打击五项机制,全面推进医药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构建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宣传机制。重点结合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将“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司法保护宣传常态化。通过定期发布知识产权审判中的重要新闻和典型案例、组织医药企业相关人员旁听法院庭审、利用政务微博开展“微访谈”等多种宣传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措施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

 

构建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调研机制。找准司法服务医药产业发展的契合点,深入医药产业园区、医药重点企业、科研机构调研,重点调研生物技术、新医药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现状和司法需求等,进一步提高司法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医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与行政管理以及医药企业的协作交流,提升调研成果质量。

 

构建医药产业知识产权纠纷预防机制。深入开展“法企共建”活动,建立“法官挂钩联系医药企业”制度,及时发送“共建服务卡”,主动提供法律咨询、个案指导、风险提示等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涉诉风险。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漏洞和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指导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助推高新区医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与产业化。

 

构建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选派优秀法官为医药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开设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专题讲座,促使企业强化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并将其贯穿整个研发、生产、销售环节。适时介入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微观管理,协助企业修订完善各种知识产权规章制度,防止企业知识产权外泄。对重大医药产业知识产权项目,提前介入,协助研拟保护预案,提供法律支持配合申报,对确认的知识产权成果,落实后续的司法保护措施。

 

构建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打击机制。依法严厉制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充分体现惩罚和震慑犯罪功能。依法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并及时作出裁判,切实加大对假冒注册商标和侵犯著作权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依法适用主刑的同时,加大罚金刑的适用与执行力度,并注意通过采取追缴违法所得、收缴犯罪工具、销毁侵权产品等措施,从经济上剥夺侵权人的再犯罪能力和条件。依法审理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自诉案件,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刑事自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