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市法院系统书记员岗位练兵比赛在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宿迁举行,来自全市三县两区法院6个代表队的30名审判辅助业务"高手"校场角逐。沭阳法院书记员刘慧琴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在业务知识笔试、现场卷宗整理、公文处理、时政考试、庭审速录等比赛课目中夺得三个项目的"金牌"

 

一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文静姑娘,为何能在高手如云的比武赛场弹出夺""强音?闪光的"金牌"靠心血和汗水铸就。

 

200512月,刘慧琴通过国家考试,成为全国法院第一批聘任制书记员中的一员,进入沭阳法院任民一庭书记员。为了提高庭审打字速度,刚开始那阵子,她利用业余时间死记硬背五笔字型输入法中的词组。词组有一万多个,为了记起来方便,她把词组吵写在小纸条上,揣在衣兜里,背熟一张扔一张,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把一万多个词组背熟了。民一庭审判案件多,法官平均一天要开四、五个庭,由于一天七、八个小时坐在电脑前训练和工作,她眼睛受荧光屏刺激,常常感到头晕和视力模糊,累得腰酸背痛。每当这时,她便实施自创的"洗脸清醒法",洗把脸继续训练。天天练习庭审笔录,键盘磨破了手指头,结上了一层硬痂,手腕长期靠在电脑桌上磨出了茧子。在沭阳举办花木节期间,家人、朋友、同事都请她一起到花木公园赏花,可她却利用节假日把自己""在办公室刻苦练习业务技能。半年下来,她打字练习的草稿纸装满了5个纸箱,专业成绩也随之"水涨船高"。担任书记员半年后,刘慧琴参加本院组织的书记员判决书输入比赛,她10分钟输入1400字,第一次小试牛刀便夺得了第一。

 

小荷初露尖尖角,刘慧琴没有满足,仍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

 

为了高标准工作,她在""字上下功夫。为了消灭庭审记录中的错字漏句,刘慧琴刻苦学习法律知识,经常向审判员请教专业用语,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撰写了6万多字的业务知识笔记。每份判决书记录完毕后,她总是不厌其烦,反复校对,确保每份文书都没有错处。一次,在记录一起撤销身份证行政行为案庭审时,双方当事人辩论激烈,语速很快,刘慧琴同步记录13页纸共10000多字。庭审结束校对笔录后,双方当事人一致表示她的记录准确无误,公平公正,没有偏向。

 

装订卷宗,她一贯坚持高标准,反复核对每一份材料,将多余的材料拿出,将缺少的材料补齐,将金属物品拣出,将小收据在材料纸上贴好,一本本订好归档。

 

为了让当事人满意,刘慧琴从不厌烦。一次,她向一位老年当事人送达笔录,这位老年人由于视力不好,文化不高,看起来非常吃力,眼看下班时间已过,她却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直到老人看完,她才于下班一个多小时后回家吃饭。沭阳县是一个拥有180多万人口的大县,城市人口已达40多万,城市高楼不断增多,因拆迁居民住址变化很大,这给送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将法律文书准确及时送到当事人手中,她有时一天要跑数十里路,攀十几栋楼,但她怀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腿勤多跑,嘴勤多问。几年下来,她协助法官送达案件1800多件次,累计行程达两万多公里。

 

机遇垂青有志者。在宿迁中院组织的书记员岗位练兵比武中,主考官将民事、刑事等判决书打乱秩序放在一起,然后让考生按序时进度、分门别类装订,刘慧琴操作熟练,仅用考核的一半时间就将卷宗整理装订完毕,且没有错处,得到了高分。庭审速录比赛,她均速听打和变速听打均取得第一,成了技压群雄的"女状元",被宿迁市中院授予"审判辅助业务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