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法院“四步走”加强青年干警成长培养
作者:徐庆兵 发布时间:2013-04-18 浏览次数:445
邗江法院面对青年干警人数逐年增多、审判任务又相当繁重的新形势,把加速培养锻炼青年干警作为法院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多措并举,促进青年干警早成才、快成才,探索青年干警的教育培养的新路子。
组织新录用人员“节点式”培训。围绕青年干警成长的三个关键节点,系统规划,统一组织,渐进实施体系化培训。抓住从法学院学生到法院干警的转变,开展对新录用大学生岗前教育培训;抓住从法官助理到法官的转变,开展为期一年的预备法官培训;抓住初任法官向合格法官的转变,定期举办类型化案件规范审理培训,确保青年干警在每个工作角色转换阶段都能接受到统一的思想指导和业务培训。先后多次邀请北京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来院讲学,评点庭审,与他们“联学、联研、联建”,开拓青年干警视野。
组织青年干警“体验制”锻炼。针对新招录的青年干警多为独生子女的现实特点,我院积极改进培养方式,把新录用的大学生放到审判、执行一线最艰苦部门进行体验锻炼半年至一年时间,锻炼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同时让青年干警积极参与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的“五进”活动,为青年干警深入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创造条件。组织青年干警与社区干部、农村大学生村官进行学习交流;让青年干警深入村组、社区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宣传;组织青年干警参与基层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和业主规约;让青年干警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拆迁整治、重大节日等期间,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开设法制大讲堂,促进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准确理解,树立青年干警的良好形象。
组织青年干警“导师制”实践。将以往的初任法官“导师制”提前延伸到书记员阶段,即在书记员时就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师傅带徒弟形式,选出优秀法官作为带教指导老师,通过一对一指导、帮教的方法,对书记员进行思想上引导、作风上培养、工作上指点、经验上传承。对于书记员转任初任法官的青年干警采取观摩庭审、问题解答、案例讨论、交流办案心得等方式指导初任法官提升庭审驾驭、证据审核、事实分析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疏导审判压力,缓解任职之初的焦虑、烦躁情绪。
组织青年法官“交流制”互动。在开展“创先争优”、“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增强青年干警参与的热情和效果。积极选派青年骨干到市法院和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以青年法官读书研究会为载体,增进与周边法院的交流学习;建立与同级检察院、公安机关的联席会议制度;参加区青年干部成长联谊会,实现法院与机关、法院与法院、法官与法官、法官与检察官、法官与警官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青年干警思想与能力的同步提升,提供了展示青年干警才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