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审执信息公开平台。与电信、移动公司合作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快速传递审判和执行信息,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提升司法行为透明度。制定《干警公务手机使用暂行规定》,硬性要求立案、审判、执行等各环节的承办人公布公务手机号码,方便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构建新传媒民意沟通平台。加大网络软硬件建设力度,开通泗洪县人民法院官网,及时更新审务信息,扩大信息覆盖面。开通官方微博,注重普法便民,加强与网友互动,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利用泗洪风情网及中国泗洪网的法院网络问政版块,定岗定时做好法律释明和问题处理工作。

 

构建“阳光执行”工程。建设阳光执行大厅,实现执行局独立挂牌,实行执行人员柜台式办公。在当地电视台上公开执行承诺,公布执行员公务号码,张贴执行公告,借助信息平台与当事人建立沟通并接受监督,确保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

 

深化文书上网工作。制定《关于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实施细则(试行)》,细化文书上网范围、规范及审批程序。将文书上网其纳入岗位目标考核,明确了庭长、承办人、书记员责任分工,构建了三位一体文书上网责任机制,审管办充分发挥指导和督促作用并定期考核。

 

深化“三同步”与代表旁听工作行政科着力保障科技法庭硬件建设,确保案件庭审三同步全覆盖。深入开展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院民行科等参加庭审旁听,提高司法透明度,提升案件审判质量。

 

深化司法宣传工作。运用当地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强化信息宣传以公开促公信。及时向党委、政府报送民事审判年度报告、刑事审判年度报告、行政审批白皮书、涉诉矛盾纠纷季度分析和月报告,争取各方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开门纳谏,主动接受各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