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款吃喝四变看作风转变尚需攻坚
作者:朱玉军 发布时间:2013-04-02 浏览次数:1751
当前,随着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的强力推行,公款吃喝风实现了“急刹车”,一些豪华饭店门前车来车往的景象已成过去,随之而来的是门可罗雀的惨淡;个别贵重名酒也从高高在上的位置爬了下来,以往一瓶难求的神话被瞬间打破,呈现出销售价格下跌、销售业绩锐减的市场冷清现状。此情此景的出现,无不体现出各级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但不容忽视的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暂时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而深层里的暗流涌动却让人们始料不及。一些地方变相吃喝的手段不仅让人大跌眼镜,更让人们看清了一些官员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上的“软抵抗”,其手段之独特、想像之新颖,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以变应不变的。
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四变”来继续满足他们公款吃喝的要求,一是变地点。有的公务宴请转入“不对外营业”的私人会所,一般地处偏僻,环境奢华,而外有保安站岗,普通百姓难以涉足,让参与者觉得“很安全”。二是变标准。有的单位在内部食堂以“工作餐”名义举行公务接待,而实际接待标准远超“工作餐”之上。从五星级饭店临时邀请大厨掌勺,鲍参翅肚、名酒名烟一样都不少。三是变名目。有的公款吃喝在发票上作文章,以“培训费”“差旅费”“住宿费”等名目入账。有的单位则以个人名义结账,将公务宴请美其名曰 “家宴”。四是变包装。“喝茅台撕商标”“矿泉水瓶装白酒”“‘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已成为不言之秘,换包装目的就是掩人耳目。不仅烟酒,连人都要换包装,“不开公车,租车赴宴”成为“新时尚”……。
如此看来,根治公款吃喝还需下大气力,必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胆识和勇气,正如中共中央党校党史专家祝彦教授说的那样,作风常被看作无形之物,难以量化考核,改起来难度很大。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要靠领导带头,特别是“一把手”以身作则,一级做给一级看;另一方面,要在制度层面形成长效机制,提高违规成本,让领导干部不敢、不能、不愿去延续官场陋习。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公款吃喝的陋习一定能得到彻底遏制,一股崇尚节俭、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新风必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