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苏州中院举行首批工程类案件审判技术专家聘任仪式,为受聘专家颁发聘书。首批10名专家来自该市工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轨道交通、建筑设计、建设监理等领域,都是在各领域工作多年的佼佼者。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审判实践中涉及到的理论和技术难题不断出现。而法官不可能对所有技术问题样样精通。鉴于此,苏州中院不断加大“引智”工作力度,切实加强与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的联系,邀请各领域专家、各行业骨干担任该院“技术专家”,不断加强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

  去年,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家食品公司上班的陆某因经不住高额薪水的诱惑,跳槽到原公司竞争企业,并运用自己掌握的原公司商业秘密帮助新东家开发同类产品,给原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案件的顺利办理得益于技术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权威解释,帮助法官一一化解案件涉及的技术难题。

  采访中,苏州中院副院长、政治部主任石水根介绍,法院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聘请了7位法学教授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对涉及法学理论前沿问题的新类型案件,实行专家评析制度,帮助法官开拓了思路,当事人也心悦诚服。同时,他们还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构建“法庭之友”审案方式和“疑难案件专家评析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审判技术专家库,聘请32名“知识产权审判技术专家”,专业涵盖化学、医药、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目前,已有300余人次的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审判活动,而依托“专家智囊团”所审结的案件无一被改判或发回重审,无一当事人申诉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