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关是购物的黄金季。在商店或街边,一些推销员巧舌如簧、死缠烂打的推销招数令消费者颇为无奈。

 

扬州的4位老板就先后遭到一图书推销员的穷追猛打,其中两人为图清净,被迫买书。日前,该推销员已因犯强迫交易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老板遭遇-收到包裹,催款电话不断

 

魏韬(化名)是扬州一房地产老板。去年3月初,魏韬突然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有两本法律书、一张发票和一张汇款通知书。这让魏韬摸不着头脑:自己从来不在网上购物,单位也没有买过法律书籍。这个不请自到的包裹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在魏韬纳闷时,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一男子自称是税务局的工作人员称,“税务局近期要进行检查,你们学些税法方面的知识,做好准备。”魏韬半信半疑,向税务局上班的儿子一咨询,才知道压根儿没有这档事,对方可能是诈骗。魏韬就没再理会。

 

但接下来的时间里,男子经常打电话软磨硬泡。魏韬决定花钱买个清净。没想到,男子狮子大开口:“两本书3000元。”经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1200元的价格成交。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一个月后,男子又打电话催要另外1800元书款。遭到拒绝后,开始不停打骚扰电话,令魏韬苦不堪言:“每天从早打到晚,手机没法接听、拨打,而且对方可以将来电显示设为我办公室的电话,简直防不胜防。”最终,魏韬只好忍痛销了这张手机卡,这才清静下来。

 

同样,去年3月初,扬州还有3家老板遭遇了类似怪事。他们都是在收到书的第二天开始,遭到催款电话骚扰。最终,其中一位老板不堪其扰,向警方报案。

 

推销员供述-先斩后奏,两人汇款2200

 

接到报案后,民警通过查阅相关账户及银行取款录像,锁定犯罪嫌疑人为孙某,随即将其列为网上逃犯。去年76日,孙某在广州落网。

 

据孙某交代,2011年,他表哥开了家小公司,专门通过电话向全国各地的老板们强制推销图书,见生意不错,孙某就给表哥打工。

 

和普通的电话推销不同,他们一般采取“先斩后奏”的方法:“在网上查到老板的联系方式后,先把盗版图书、发票和汇款通知书寄给老板,再要书款。”孙某称,如果对方不给,便一直打电话催。不久后,表哥因此被宁波警方判刑,公司也随之解散。

 

2012年年初,孙某到广州打工,但因为怕吃苦,他又干起了老本行。去年3月初,他买来自动呼叫设备,在地摊上以每本50元—100元的价格购入几套盗 版法律图书,并以进价10倍的方式寄给一些扬州老板,然后冒充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向对方索要书款。如果对方不同意,就启动呼叫设备,24小时拨打对方电话。 经查,利用这种方法,孙某先后向扬州4位老板索要书款1.2万余元,其中,两老板被逼无奈,汇款2200元。

 

推销员自曝-3种情况推销员会放弃

 

据介绍,强迫推销图书期间,孙某也有多次“倒贴邮费和电话费”的情况。对此,孙某表示,一些老板刚开始就态度强硬,不答应给钱,这事就算了;还有些老 板,不管他打多少次电话,对方都不理会,坚决不给钱,他也就放弃了。因此,遭遇强迫交易做到“三不一要”:不同意,不理睬,不汇款,要及时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