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能判善调的素质,是法院每个司法干警梦寐以求的,如何使自己成为法院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呢?笔者结合自身体会,感到司法干警应着重在提高学习、实践、思考三种能力上下功夫。

 

提高学习的能力。学习是最好的老师。其中既有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也有学习方法等问题。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深刻认识到在当今知识大爆炸、大融合的时代,不学习就不能掌握新的法律知识、提高新的办案本领,就可能被审判队伍淘汰出局,从而自觉以“三更灯火五更鸡鸣”的精神状态加紧充电。其次要明确学习方向,要按照站起来能讲、坐下去能判、蹲下去能调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涉猎知识,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还要讲求学习方法,古人讲“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要提高能力素质,光靠读死书、用蛮劲,远远不够,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学习,这样才能拓宽思路,避免走弯路。

 

提高实践的能力。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佳时机和平台。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锻炼提高。领导干部看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往往都是从平时大家觉得不起眼的小事看起的。法院工作,一部分是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对广大干警来说,完成好本职岗位每一项小事情、办理好领导交办的每一件具体事务,都是增长个人才干的过程。小事中见精神、见人品、见能力、见作风。只要我们把每一件小事做成极致,就能集小成为大成。在完成重点、大项工作任务中锻炼提高。重点、大项工作任务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复杂性、全局性,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严肃具体、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审判工作。广大干警要利用服务或参与审判工作的机会,有意识地站在大局的高度思考问题,通过切实做到保障好一次开庭、调节好一场纠纷,审判好一个案件,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

 

提高思考的能力。美国著名作家斯诺曾经问毛主席:你没有当过兵,又不是军事科班出身,怎么就能指挥红军打了那么多胜仗,还搞出了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毛主席回答:我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这就是思考的力量和魅力所在。没有思考,就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零散思维归整为系统思维,将实践经验转化为能力素质。广大干警在办案过程中,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既要总结成功的,又要总结失败的,既要总结自己的,又要总结别人的。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眼界定会更加开阔,思维定会更加敏捷,胸怀定会更加博大,素质定会不断提高,也定会在司法审判工作的舞台上干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