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1011月,单某某、毛某夫妇还保持着朴实的农民形象。他们家在河南沈丘农村,育有一子一女。为养家糊口、供给儿女上学,他们背井离乡远走山东打工,由于没有多少文化、技能,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作——卖馒头。

 

蒸馒头卖,需起早贪黑,劳动强度高,经济回报低,一年也攒不了多少钱。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坚持了15年,每年只在春节、农忙时才回趟家。看到自己阔别多年的远房侄子孙某时,单某某了解到刘瑞光在大城市“做药”,买卖遍及全国。看看自己卖馒头的艰辛,便提出希望跟着孙某“边学边干,挣碗饭吃”,就这样单某某与妻子毛某摇身一变成了专门治疗哮喘病的专家。此时单某某已非昔日在街头叫卖馒头的小贩,他对外宣称是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著名哮喘病专家,经他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一种无毒无害的“特效中药”,能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在西安灞桥某小区,单某某和他的“医疗团队”将“神药”卖向全国2万多名患者。

 

吃药后人变胖了

 

50多岁的李大爷是宿迁市宿城区郑楼镇人,常年哮喘。虽然四处寻医问药,但收效不大。

 

20114月的一天,李大爷到村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去买药,卫生服务站的李医生推荐了一种名为“生物平喘康”的药,说是专门治疗哮喘的,很有效。李大爷服用两瓶赠药后,感觉效果特别好。他立即找到李医生要多买一些。一次就1160元买了3个疗程22瓶的“生物平喘康”。

 

此后,李大爷按照李医生的嘱咐一天三次,一次两粒服药,效果还真不错,哮喘好多了。就在李大爷暗暗高兴的时候,他的家人发现了问题,李大爷的脸慢慢变“胖”了。仔细一看这可不是正常的胖,而是浮肿。

 

去年221日,越来越胖的李大爷向宿迁市卫生部门投诉,自己买到假药了。宿迁市药监部门稽查人员立即来到李大爷家,现场提取了李大爷还没吃完的一瓶“生物平喘康”以及22个空瓶。

 

出租屋查获成堆假药

 

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李大爷购买的药中含有“醋酸泼尼松、茶碱、磺胺甲基噁唑”等非法成分。醋酸泼尼松、茶碱、磺胺甲基噁唑三种药物的口服剂型均为处方用药,用量及使用时间均应严格控制,“生物平喘康”等假药对此并无说明。由于含有激素,哮喘病人服用后短期内确实有效,但长期服用对身体危害很大,容易使人浮肿、免疫力降低。

 

宿迁市药监部门立即抽调人员展开调查。经查,李医生于20114月通过银行先后汇款14000余元,邮购了多箱“生物平喘康”,先后销售给13名本村及邻村的村民。

 

根据李医生的交代,去年226日至28日,药品稽查人员远赴陕西、山西展开核查。

 

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配合下,查明“生物平喘康”是假药。

 

去年36日,这起涉嫌制售假药的案件被移交到宿城公安分局侦办。此后一个月,警方和药品稽查人员多次赴西安、太原等地开展调查。确定单某某、毛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去年418日至20日,警方和药品稽查人员在西安、太原等地成功捣毁制假窝点3个,现场查获“生物平喘康”、“消银丸”等成品药4258盒,未包装散装药胶囊25万余粒,假冒药品标识、药盒8000余套,销售假药的记录本18册,以及大量的假药宣传材料和邮局寄药回执单。抓获制售假药犯罪嫌疑人单某某、毛某、孙某等7人。

 

做馒头的变成制药的了

 

经调查,单某某、毛某为夫妻,今年均是40多岁,河南沈丘县人。由于没有多少文化、技能,他们只得靠卖馒头为生,一卖就是15年。

 

卖馒头起早贪黑、利润又少,单某某一直寻找其他的发财之路。在远房侄子的引导下,单某某学会了制售假药,并来到西安开辟市场。他在西安租了房子,改头换面,对外宣称是山西某医院著名哮喘病专家,经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特效中药”。

 

其实,制作这种“特效中药”很简单,从药材批发市场买来甘草片、白笈、槟榔等原料,捣碎研磨混合后,添加上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激素,装入胶囊,再放进药瓶,外面加上漂亮的包装。单某某顺口给药品取了响亮的名字——“生物平喘康”、“清肺祛痰康”、“消银丸”等。

 

单某某的老婆毛某担任制药工作,在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看来,这与做馒头也差不多,“反正吃不死人”。

 

为了将“神药”卖出去,单某某还找到一家钓鱼网站为药物打广告。除了网站,单某某在全国各地邮寄赠药及散发传单大肆宣传。为防止患者找上门来,狡猾的单某某从不将药卖给本地人,而用邮寄方式销往全国。

 

根据查获的销售记录,该案波及全国31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2600多万元,受害者多达两万多人。

 

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