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法院把群众感情作为推进工作的原动力,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听民声,解民困,保民利,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荷乡人民的广泛赞誉。

 

广开言路倾听民声

 

做好群众工作,首要前提是把握人民群众的心声和需求。为此,宝应法院把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放在重要位置,在诉讼服务中心安装“诉讼服务评价器”,在和谐共建社区设置“法院信箱”,在“中国宝应”门户网站设立“服务企业电子信箱”,按季度向辖区600余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寄送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宝应县“两会”期间,该院还安排专人列席两院工作报告审议会,悉心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落实相关部门认真办理、上门反馈。

 

来宝应法院打官司,每一位当事人都会收到该院发放的四张表格:立案窗口服务态度意见表、案件质量效率意见表、判后答疑意见表和审判执行服务态度意见表。这就是该院自2009年开始推行的“四表工作法”,通过“四表”,请当事人对法院审判工作全程打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四表工作法”推行以来,该院四表回收率达100%,满意率达95%

 

优化服务满足民需

 

朱某某是一位来自南京的老知青,早年曾在宝应农村插队。去年10月,朱某某遭遇了一场车祸,与肇事方打起官司。在宝应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为其提供茶水,指导其立案,并根据其实际困难办理了诉讼费缓缴手续。不久后,朱某某寄来感谢信,衷心感谢该院的“热情接待、优质服务”。

 

该院着力提升诉讼服务中心和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一体化“门诊式”服务功能,专门提供书面诉讼指南供当事人取阅,设置电子触摸屏供当事人自助查询,电子显示屏滚动公告案件开庭信息……处处体现便民利民的司法理念;开辟当事人休息区,配置饮水机、老花镜、便民伞、笔墨纸张……彰显司法人文关怀。2012年,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及各诉讼服务站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诉讼引导、材料接转等各类诉讼服务1200余件次。

 

联动调处纾解民困

 

20126月,宝应法院在县交警大队设立“道路交通巡回法庭”,安排专职法官驻庭,确保案件即来即审、快审快执。巡回法庭设立后不久,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严某被赵某骑车撞倒后不治身亡,因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严某亲属纠集了上百人堵在赵某家门口整整3天。鉴于案件的特殊性,巡回法庭的干警迅速介入,主动上门开展调解工作。最终,法官的公正和真诚赢得了严某家人的信任,双方迅速达成调解协议,逝者得以安息。

 

设立“道路交通巡回法庭”,是该院建立联动调处机制,又好又快办理民生案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重点围绕道交赔偿、劳动争议、消费维权等与百姓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案件,先后与县总工会、县妇联、人社局、消费者协会等六个部门建立联动调处关系,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仅在2012年,该院就联合交警大队调处道交赔偿案件815件,为受害人追讨赔偿款1000余万元;联合县总工会调处劳动争议案件35件,为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40余万元。

 

强化举措保障民利

 

公正裁判是基础,及时兑现才是保障。该院充分运用执行威慑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对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被执行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集中曝光,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查封冻结、司法拘留等执行措施,并抓住重大节日、重点时段、重要线索开展突击执行。特别是对涉及贫弱群体的执行案件,坚持“快执快结、优先处理”原则,切实保障贫弱群体合法权益。

 

盲人胡某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申请执行人,宝应法院执行局干警经过不懈努力,为其追回欠款4万余元,并专程前往胡某家将执行款交到胡某手中。为此,胡某选择在国际盲人节这一天来到宝应法院,向执行法官送上一面鲜红锦旗,盛赞宝应法院为“弱势群体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