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行动,""是结果。清浦区法院凭着对审判事业的追求和务实苦干的精神,通过对目标的量化管理,积沙成塔,飞跃悄然而至。在2012年全市法院目标考核中,凭着过硬的业绩,荣获全市法院目标考评一等奖。这种坚韧的背后诠释了责任二字的分量,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他们工作成效的提升。

 

近日笔者在清浦区法院发现,一位法官的桌上有张很"特别"的表格,上面有法官月、季、年的审判绩效预计目标及进度情况。据了解,在清浦区法院部门负责人和院领导也都有不同的目标进度表,即根据每年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将全院干警的工作进行量化。

 

目标的量化管理使他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全市法院2012年度科学发展目标考评一等奖,实现了历史的突破。除此之外,该院还荣获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被命名为首批全省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示范点、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十一五"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先进集体等。

 

勇争一流的渴望

 

团结精神的迸发

 

2012年的第一次党组会议,气氛异常激烈,清浦区法院院领导班子开展了"细化目标管理,全市争一流"的讨论,针对管理工作的现状,决定以目标考评为抓手和切入点,原有目标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量化管理。

 

201221日正式实施的目标量化管理,清浦区人民法院迈出了从细化到量化的第一步。

 

分管此项工作的副院长朱希军回忆:中层领导在讨论量化管理工作的初稿时候,反映强烈,反对声不绝于耳--院党组这是故意为难,给大家上紧箍咒,要求过严过高;还有人认为,认为搞绩效量化管理确实触及面广,法院工作难以量化,操作难度大,主张叫停。

 

面对困难和压力,该院党组坚定信心,通过5大项121条,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逐一分解量化,把结案率、调解率、涉诉信访化解率、陪审员参审、法律文书上网、调研宣传以及学习培训、工作纪律、执行规章制度等责任落实到部门及每位干警,确定每项工作的考核分值,实行百分制。在全市基层法院条线范围排名前列加分,排名靠后扣分。

 

"我们的量化管理有两大特色:一是任务合理量化。对全院各部门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合理量化,从具体情况出发,制订各工作岗位的目标任务;二是分值科学衡平。为使全院各部门在绩效考评中能处于同一起跑线,我们解决了分值问题,考虑部门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影响绩效考评公平公正的现象。"朱希军介绍说。

 

以分定优、重奖先进,把量化考评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级晋职的主要依据,形成以工作实绩选人用人的导向。2012年,全院有5人因目标量化考评成绩突出被晋升副科或正科级,还有8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全院形成比工作、比干劲、比实绩的氛围。"

 

争先带来领先

 

实干才有实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新阳在全院大会上强调:"我们就是要跳起来摘桃子,要敢于超越强者,敢于争先进位,目标一旦明确,就要一抓到底,不懈怠、不停顿,直到蓝图成为现实。"

 

很快,全院上下掀起了"人人比实绩,庭庭比特色"的实干氛围。

 

该院民一庭经过调研发现,因该区地处104205国道和宁连一级公路的交汇点上,多条高速公路穿越全境,交通事故多发。交警对一起纠纷的调解都是不下十次,主要是当事人总担心吃亏,对达成的协议经常会反悔。而对未调解成或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当事人,交警队又不具有强制力。为此,向院提出建立交通事故联合调处机制,立即得到院里肯定,并将其作为2012年创新项目之一。

 

不久,由法院牵头与事故处理、车辆定损、人民调解、保险理赔、法律援助各业务单位联合调处机制很快建立,并在交警队内设了交通事故法庭。当事人一旦对协议内容有疑虑,转身就可以到隔壁找法官免费咨询,提高了对处理结果的信赖感。在交巡警部门或人民调解室主持达成调解协议,还可以得到司法确认。

 

省、市、区领导先后多次前往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群众的需要,就是当前法院创新工作的落脚点。清浦法院的交通事故处理机制落点好,成效很明显,要大力推广。"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史国君在该院调研时如是说。

 

该院的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导诉立案、诉前鉴定、材料收转、约见法官等多项功能"门诊"式服务。

 

青少年法制教育维权基地,接待近千人次参观,成为全市青少年维权示范的亮点。

 

争先的同时也激起了干警干工作的激情。2012年,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785件,审(执)结6669件,在受理案件和结案数均比2011年增多的情况下,案件质量和裁判公正取得了新的突破,当事人服判息诉率达一审服判息诉率95.1%,全年涉诉信访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