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法院坚持“依法共建、优势互补”原则,积极延伸审判职能,通过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和谐共建”网络,推动基层管理创新,成效明显,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2年服务建设灌云先进单位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法院+乡镇”共建“和谐乡镇”。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为载体,6名院领导和27名中层干部分批深入乡镇调研,针对存在问题向乡镇党委政府发出司法建议8份,回复率100%,其中2建议被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落实。以“庭所共建”为载体,与乡镇派出所、司法所建立协作调解、矛盾预警联报等12项机制,协作化解苗头性纠纷120余起,群体性纠纷24。以巡回审判为载体,邀请乡镇干部、两所负责人担任乡镇巡回法庭特邀调解员,共开展巡回审判活动612次,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一线

 

“法庭+企业”共建“法治园区”。依托临港产业区巡回法庭主阵地,与园区16家企业签订共建协议,推进法治园区建设。指导园区成立调解组织和特色行业协会,加大诉前调解力度,共诉前调解纠纷116件,调解成功率77.2%。设立园区诉讼服务站,发放法官联系卡,畅通服务专线,采取预约、上门和假日立案等方式受理案件128件,满足企业司法需求。定期开展“审务进园区”活动,根据园区纠纷运行态势针对性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宣传活动26场次,召开专题调解座谈会4次,助推园区企业健康发展。

 

“法官+村官”共建“无讼村居”。与辖区52名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建,搭建与村级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联动平台,协助基层村组化解苗头性群体事件12起。在共建村组推行法官接待日制度,指定30名法律指导员定期送法进村解忧答疑。扎实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组织法律帮扶座谈会4次,提升村组干部依法管理的能力。利用逢集日举办相邻权、继承、婚姻等专场法律宣传活动5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近万份,提升群众法治意识。选取典型案件深入村组调解、开庭,邀请村组干部旁听庭审、参与调解280件次,巡回审判工作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